编者按:
打老虎、拍苍蝇。今年我省反腐力度的不断加大,贪腐官员落马消息也密集发布。根据 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司法机关公布的情况,以及媒体公开报道的消息,今年以来,公开通报被查处的我省问题官员,至少超过33人,包括去年已经被调查,今年受 到“双开”等处理的,其中“厅干”以上就达十余人,包括副部级干部一名。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今年我省的“反腐日历”。
-反腐之“落马记”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
【9月】
-反腐之“进行时”
厅官贪腐案情浮出水面
落马之后,对上述官员违法行为的司法调查相继进行。根据最高检官方网站公布的情况,以及媒体公开报道披露,上述官员贪腐案情相继浮出水面,其中,一批厅级官员贪腐案情备受关注。
滁州市原市委书记江山涉嫌滥用职权、受贿犯罪。目前案件侦查工作正在进行中。
宣城市中级人民法院原院长杨谋林(副厅级)涉嫌贪污、受贿一案,由省人民检察院立案查办,
六安市原副市长权俊良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他人谋取利益,收受巨额贿赂;滥用职权,给国家利益造成重大损失;严重违反社会主义道德。其中受贿问题、滥用职权问题涉嫌违法犯罪,已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蚌埠市原副市长刘亚涉嫌犯罪,已经移送司法机关处理。经查,刘亚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和影响,为他人谋取利益,收受巨额贿赂;违规从事营利活动,获利巨大;接受他人礼品;巨额财产来源不明。
-反腐之“审判日”
萧县原县委书记毋保良判无期
●安徽省高院近期对萧县原县委书记毋保良案做出终审裁定:维持原判,对毋保良非法收受他人1900余万元财物,以受贿罪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萧县80多名“送礼干部”也被免职,全县23个乡镇,近20名“党政一把手”被免。
●肥东县经开区管委会爆出窝案,副主任王正云,规划局、市容局甚至纪检等6个部门的一、二把手纷纷因受贿落马。最终这场震荡定格为11件14人的系列窝案,涉及绿化、道路建设、渣土运输等众多项目。目前尚有5名官员和行贿人的案件未开审。
●砀山国土局原局长王连永受贿一案近日在宿州审理。王连永在担任砀山国土局局长期间,利用职务之便为他人在职务升迁、承揽工程、土地审批手续等方面提供帮助,多次非法收受他人财物共181.5万元、价值7.4万元的购物卡、以及购买价为25万元的字画等。目前已全部予以追缴。其也因受贿罪被判处 有期徒刑12年。
●
●芜湖市国土资源局原局长强伟因犯受贿罪,近日被霍山县法院一审判处有期徒刑十一年,所退赃款60万元予以追缴,上缴国库,其余违法所得继续予以追缴。
●安徽省煤田地质局原副局长丁宝军因受贿罪,已被判处有期徒刑13年,并处没收个人财产35万元。
相关信息:
安徽反腐“关键词”盘点:多地开发区官员落马
今年上半年,中纪委共通报842名官员被查处(包含“涉嫌违法违纪、接受组织调查”和惩处措施)。根据中纪委、省纪委官方网站今年以来公布的消息,记者梳理安徽被查处官员情况发现,工程建设、房地产开发、土地管理和矿产资源开发是反腐“重点区域”。
从披露案情来看,多名官员被通报与女性保持“不正当两性关系”。从落马官员数量来看,今年以来我省始终保持惩治腐败的高压态势,办案力度不断加大。
●关键词:密集
最多一天通报查8名官员
对于不少市民来说,对今年以来反腐力度最直接的感受可能就是,落马官员通报更密集。
记者盘点省纪委、中纪委官方网站发布情况,今年每月都有官员被查处,其中4月份6人、5月份3人、6月份2人、7月份6人、8月份10人。8月 份通报被查处官员人数最多,其中
●关键词:受贿
落马者多涉受贿、滥用职权
记者发现,在纪委、检察院已经公开披露案情中,几乎所有官员落马都涉及受贿。其中省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胡学凡(正厅级)3月份因严重违纪问题 被纪委立案,
除了党政机关主要负责人,今年以来我省多名国企高管也先后落马,也基本都涉及受贿、贪污。其中安徽军工集团原董事长黄小虎因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 他人谋取利益,收受贿赂、数额巨大,贪污公共财产、数额巨大等被双开。安徽军工集团原董事长张友仁因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他人谋取利益收受贿赂、贪污公共财产,数额巨大也于今年被开除党籍。
●关键词:性
通报包括“不正当两性关系”
在已经公开披露案情中,记者发现,相比以往,今年以来对被查处官员涉及案情的通报也更为细致。中纪委官方网站今年4月公布安徽省煤田地质局原副局长丁宝军被开除党籍,除了具体披露“丁宝军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他人谋取利益,收受贿赂,数额巨大;收受礼金”等,还披露其“与一名女性长期保持不正当两 性关系”。此外,安徽军工集团原董事长黄小虎被开除党籍,中纪委官方网站同时披露其“与多名女性发生不正当两性关系”。
●关键词:重点领域
多地多名开发区官员落马
在我省今年以来被查处官员中,记者发现,除了党政机关主要负责人,工程建设、房地产开发、土地管理和矿产资源开发依旧是反腐“重点区域”。
记者梳理发现,在今年纪委查处的安徽官员中,涉及多名各地开发区负责人。包括六安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工委书记周耀,苏滁现代产业园管委会主任、党工委副书记邢高等四人。
此外,安徽省地质矿产勘查局局长李学文、安徽省经信委原非煤办主任朱永国、安徽省煤田地质局原副局长丁宝军等,则均为矿产资源开发等领域。
今年以来,被查处的安徽省国土资源厅原巡视员杨先静、淮北市国土资源管理局原副局长陈锦林以及受审的省国土资源厅原厅长陈良纲、砀山国土局原局长王连永、芜湖市国土资源局原局长强伟等,则均为国土资源领域。
●关键词:年龄
退休不再意味着“平安着陆”
记者盘点发现,在媒体公开披露年龄的落马官员中,50后、60后占了绝大多数。其中在17名可以通过公开资料查询到年龄的落马官员中,50后6人,占比35%左右;60后10人,占近60%。应该说,50后、60后占了九成以上比例。
值得关注的是,退休也不再是“平安着陆”的标志。在我省今年被查处干部中,安徽军工集团原董事长张友仁今年65岁,已经退休,同样被查处,在给予其开除党籍处分同时,收缴其违纪所得,并按规定办理停发其基本养老金手续。
●关键词:一查到底
对发生“窝案”领域启动追责
中国人有句老话“法不责众”,但在今年我省曝光的多起涉及腐败案件中,这句话不灵了,“有腐必反、有贪必肃”得到体现。省高院近期对萧县原县委 书记毋保良案做出终审裁定,以受贿罪判处毋保良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与此同时,萧县80多名“送礼干部”也被免职,全县23个乡镇,近20名“党 政一把手”被免。
不仅对“窝案”一查到底,省委今年还发出《关于对国土资源、环保系统腐败案件实施党风廉政建设责任追究的通报》,根据省国土厅、环保厅党组的主体责任和纪检组的监督责任,分别作出了问责决定。
-专家观点
安徽行政学院教授昂永生:
我省反腐与全国形势吻合
今年以来,我省被通报查处以及受审官员数量明显增多,对此,安徽行政学院教授昂永生认为,这并不能说安徽贪官多。昂永生说,党的十八大以来,新 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提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新高度,“老虎苍蝇一起打”,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查办案件的力度也在不断加大。 “安徽目前的反腐形势与全国是吻合的,落马官员多,说明我们的查处力度大。 ”
在今年已经披露的案情中,受贿、滥用职权几乎成落马官员“标配”。昂永生认为,在对官员行使职权监管方面,这说明过去我们力度还不够。 “不正当两性关系”等细节的披露则体现了对党员干部的要求不仅仅在工作作风、思想作风上,还具体到了生活作风,体现了时代的特点和必要性,也是向优良传统的回归。
在今年以来落马以及被媒体曝光的典型案例中,一些“窝案”牵涉甚广,一些地方官场受到震动。昂永生认为,“这说明我们的官场文化需要重塑,需要回归到原来的公共官场文化,人与人之间是单纯的职业关系、上下级关系。 ”
当前反腐倡廉一系列重大举措,最后一个重要的落脚点都是要重塑社会主义党政机关正常的、规范的、有序的官场文化。 “可能这十年的努力,能够打造风清气正的廉洁的官场文化。当然,要实现这样的目标,我们还任重道远。 ”
合工大管理学院副教授张鑫:
高速发展行业腐败案多发
国土、环保、矿产资源开发等领域成我省反腐“重点区域”,合肥工业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张鑫认为,在一些高速发展行业和领域,常常资金等各方面资源投入更多,官员手上权利更大,容易丧失“底线”。 “国土部门,前些年掌握的资源资金比较多,尤其随着国家相关政策发生变化,允许私人资本进入矿产资源开发等,都使得一些官员容易受到诱惑。环保和旅游部门也是一样,随着国家对相关领域的重视,投资力度更大。 ”
“退休也未必安全”,张鑫认为这体现了安徽反腐的新特点。最重要的是向在职官员传递讯号,“躲得过初一,躲不过十五”,有明显的威慑作用。对案 情的更详细披露也体现了同样的威慑作用,同时体现了党反腐的自信心更强。 “就是要通过这样的详细披露告诉在职官员,在位时不要被糖衣炮弹瓦解,任何违纪违法行为都可能被发现,都不安全。 ”
“反腐的最终目的不是‘打掉几个’,而是打造清正廉洁的干部队伍。 ”张鑫认为,详细披露案情是对未来干部的警示和保护,也传达一个信息,“反腐是针对腐败行为零容忍,不是政治斗争。 ”
信息来源:安徽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