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官不为”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多地数千名庸官被追责

访问次数: 807                        发布时间:2015-03-09

[字体: ]

为官不为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并在两处提及,成为全国两会热议话题。

  有代表委员认为,在经济新常态和反腐风暴的双重高压下,一些地方的干部出现等待、观望情绪,庸政、懒政、怠政等现象抬头蔓延。新常态下的各级领导干部如何担当与作为,已经成为全面深化改革能否顺利推进的重要议题。

  一些代表委员透露,辽宁、湖北、湖南、贵州等多地开始对为官不为进行追责。已公开披露的信息显示,全国已有数千名不作为干部被处理。地方政府对于官员的政绩考核,从导向与指标均出现了转折性变化。

   三大信号值得关注

  党中央国务院出台了一系列既利当前又惠民长远的政策措施,启动一批重大发展和民生工程,实施有效但不够理想。统计显示,2014年投资完成率总 体上达到86.8%,但个别领域重大工程投资只完成约一半;全国建设用地供应量下降了16.5%,已供土地使用率也只有约一半。代表委员和专家认为,政府 工作报告强调治理为官不为,释放出三大信号。

  ——决不允许为官不为影响新常态下的改革发展全局。经济换挡、爬坡过坎更需要改革快马加鞭,如果干部为官不为,不仅关乎党风政风,甚至影响、破坏改革开放和转型发展的全局。报告是郑重严肃地向全体领导干部发出警示。全国人大代表、民革吉林省委副主委郭乃硕说。

  ——对旧常态不要抱任何幻想,开弓没有回头箭,简政放权向纵深推进,对政府履职要求发生转折。

  全国人大代表、山东省琴岛律师事务所主任杨伟程说,此次政府工作报告提到减政放权,既突出又强调。既要把过去政府越权乱伸的手缩回来,做到法无授权不可为;又要提高效率,依法行政,做到法定职责必须为。这对干部的履职要求更新、更高。

  过去还可依赖资源、劳动力成本优势,靠投资拉动实现经济保持平稳增长,新常态下则需要更高水平、更有创新精神的作为。全国人大代表、广州市公安局原政治部人事处处长陈伟才说。

  ——为官不为也是腐败,从反对乱作为走向反对不作为。中国社科院廉政研究中心副秘书长高波说,过去,一些干部无利不起早,没利不当官。如今,他们对新底线”“新规矩表现出不适应,大谈所谓为官不易,这其实是在撒娇。官娇可以休矣,不愿意干可以走人。

  群众深恶痛绝的就是过去乱作为,现在不作为在全国政协委员、凉山州监察局副局长何吉英看来,政府工作报告首提为官不为,释放出反腐向纵深推进的新信号。从现在开始,无论是腐败任性的贪官,还是碌碌无为的庸官,都将睡不好觉。(新华网)

 

    信息来源:中安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