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人拎不清“为官择人”还是“为人择官”

访问次数: 1270                        发布时间:2015-05-19

[字体: ]

《新唐书》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窦诞是唐太宗李世民的故人,虽然垂垂老矣,但仍然受到重用。有一次讨论朝政,窦诞昏谬失对,李世民于是下诏自省 说,为官择人者治,为人择官者乱,反思自己徇私故人而滥授官爵。千载之下,为官择人为人择官的经验与教训,仍然引人深思。

  为官择人,根据岗位要求甄选人才,实际上是选贤任能、量才授任;为人择官,为特定的人量身定做、安排官职,本质上就是任人唯亲、萝卜招聘。 前者出于公心,后者发乎私情;前者为人才提供上升通道,后者为关系洞开方便之门;前者捍卫用人的公平公正,后者污染纯洁的政治生态。是为官择人,还是为人择官,答案不言自明,但总有一些单位一些人在这个问题上拎不清

  早在延安时期,毛泽东同志就指出,在使用干部的问题上,任人唯贤是正派的路线。从那时起,坚持五湖四海,就成为一个重要的用人原则。然而,从近年来查处的一些腐败案件看,为人择官的潜流正在冲击公平的堤坝。有的抱着肥水不流外人田的心态,把公职当做私产,决不能让外人染指; 有的忙于编织关系网络,提拔自己人;有的甚至因人设岗、因人设职,不惜为亲近之人搞私人订制……表现形式虽然不同,但任人唯亲是其共同特点,因私废公 是其共同危害。

  用人腐败是最危险的腐败。如果说财物腐败只是涉及权钱交易,污染的是水流,那么用人腐败危害的是党组织肌体,污染的是水源。在为人择官的逻 辑下,以私人情义侵蚀公共资源,以圈子文化取代公平正义,最终必然坠入用人腐败的泥淖。一些腐败分子在用人上搞小圈子,以私相授受而始、以先后落马而终,人前同气连枝、狱中同病相怜,不能不令人警醒。

  面对任人唯亲的歪风,有人形象地讽之为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歪风之下,必然导致热衷走关系、图攀附而不尚 实干、实绩的沉闷氛围,我们的事业就会停滞。如果荫亲蹑高位、英俊沉下僚,形成劣币驱逐良币的怪圈,那么好干部如何脱颖而出,更孰与破难题、促改 革、平天下?事实告诉我们,为人择官只会带来人才的逆淘汰,为官择人才能激发政治生态的正能量。

  历史上有两个不市私恩的故事。西晋大将羊祜举荐贤才而焚烧荐稿,认为拜官公朝,谢恩私门,臣所不取也;宋朝宰相范纯仁引荐人才而不加以 笼络,认为朝廷不失正人,何必知出于我邪。今天,改革大潮奔涌向前,要把那些想改革、谋改革、善改革的干部用起来,首先就要堵住关系的罅隙、 打开公平的闸门。如此,才能让一切创造的活力竞相迸发。

 

    信息来源:“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