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乡镇人民政府两个清单制度建设工作中,歙县根据乡镇实际情况,突出县政府作为乡镇“两个清单”制度建设责任主体作用,注重框架设计、板块分工,按照模板引路、突出个性的思路,扎实稳步推进全县28个乡镇“两单”工作。
一是领导高度重视,工作责任到位。及时召开了领导小组会议、动员培训会,抽调人员3天之内到岗到位。县政府领导经常指导过问权清工作。乡镇主要领导为权责清单制度建设工作的责任人。在清单编审中,分级落实“一盖章七签字”:乡镇人民政府盖章,单位主要负责人、分管审核负责人、经办人员、县直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审核工作组组长、具体审核人、权清领导小组组长七方签字,把责任落到实处。
二是实行模板引路,加强工作指导。县权清办精心编印了各类学习材料、研究制定相关编审标准、统一审核尺度。现阶段已制定《“一下”意见函》模板、合法性审查、廉政风险点审查及流程图审核意见反馈模板、“一上、二上”报告模板等模板19个,编印了《乡镇人民政府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制度建设工作培训材料》等材料。
三是抽调业务骨干,合理分工安排。抽调的乡镇工作人员,分布在不同类型乡镇,且分别是国土城建、农林水、计生、司法、财政、民政等不同岗位的分管领导或工作人员。在工作安排上,前期全部组成1个模板编制组,集中力量编制模板。“一上”后分成3个审核组开展审核。在清单模板编制和集中审核时,分不同岗位板块在各自熟悉的领域开展编审,确保乡镇“两个清单”更精准、更接“地气”。 制定了《关于乡镇人民政府“两个清单”制度建设内部工作安排》,全面细化分解编核工作任务和措施,明确编核的时间表、路线图。按照“项目化操作、施工化管理”模式,通过预审、催报、再审等程序,实时跟踪乡镇权责清单报送进度。
四是突出责任主体,创新编审模式。突出县政府作为乡镇“两个清单”制度建设责任主体作用,以“编制模板为主、审核清单为辅”的编审模式,以县权清办编制模板为工作主线,结合历年来乡镇权力事项清理结果,于抽调人员集中办公当日便迅速投入到乡镇“两个清单”模板编制工作中,在乡镇“一上”材料、县直对口梳理乡镇部分权力事项上报后,对比多方进行梳理。逐项比对省编办关于乡镇政府权力清单参考目录,及时修改完善乡镇“两个清单”模板,力争做到不丢不漏。各审核人员在审核阶段,对不同乡镇建立“一对一、面对面”的审核机制,即审核组每人包干负责审核3-4个乡镇,重点审核在“两个清单”模板共性内容之外填充完善的个性内容,打造高效快捷的编审模式,避免重复劳动。
五是统筹工作安排,厘清县乡权力。将下一步县直可下放给乡镇的权力事项纳入此次乡镇“两个清单”摸底工作。除参照县直“六表一图”外,设计了县直单位填报的“县直单位建议下放的行政权力事项统计表”、“涉及乡镇行政权力清单摸底表”,做好县乡权力事项衔接工作。同时,对乡镇政府“应当类”行政职责和法律法规未明确具体行政行为的权力事项等,计划以乡镇职责目录的方式,在清单之外以适当的形式予以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