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4日,含山县在县政府网站以及各镇网站全面“晒”出镇级政府权力,同步公布责任清单、廉政风险点、运行流程图,并在此基础上,按照全市统一部署,结合我县乡镇工作实际,打造出“便民服务清单”,通过“三单”、一图、一点,全面晒权、强力制权、高效用权,切实打通政府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全县8个镇编制镇级权力事项182项(清溪、林头、铜闸182项,运漕、环峰、仙踪、昭关、陶厂181项)。其中:行政审批2项,行政处罚6项,行政给付2项,行政强制6项,行政确认8项,行政裁决1项,行政规划1项,其他权力157项。依照规范行政权力运行和便民高效的要求,编制责任事项953条,追责情形1181条。绘制了流程图135张,根据不同风险级别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和监督办法,共建立廉政风险点754个,其中:高级:143个、中级231个、低级380个。
一、全面谋划、理清工作思路。
省政府自2015年4月正式启动建立镇级政府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以下简称“两单”)制度建设工作,并要求各地确保于2015年7月1日前公布运行。对此,含山县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明确由县编办牵头,会同县法制办、各镇负责“两单”制度建设工作。一是谋划思路,做到心中有数。县编办作为牵头单位,在接到任务后,召开专题主任办公会,安排部署整项工作,牵头拟定《含山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建立镇级政府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制定的通知》(含政办【2015】35号),明确工作任务、方法步骤和有关要求,并及时下发。二是快速启动,以会代训。5月8日在全市率先召开动员会和业务培训会,全面部署我县乡镇“两单”制度建设工作,联合县法制办对8个镇开展业务培训。
二、群策群力,建立联动机制
一是各自分头梳理。动员会召开以后,我们先安排各镇结合自身的工作实际,各自分头梳理相关权力事项;二是采用“最大化”梳理汇总。县编办用上报事项最多的镇做模板,对不同的、表述不一致的事项“最大化”汇总,共梳理权力事项89项。三是相关部门把关。各镇汇总的权力事项经县法制办初审后,5月26日,向县直16个相关部门书面征求意见,共收到反馈意见24条,其中:建议增加权力事项4项、删除权力事项10项、修改权力事项名称10项)。四是“先分后合”,发挥集体智慧。根据各镇权力事项基本相同的特点,我们采取“先分后合”的办法,各镇各自分头梳理后,5月28日,召开8个镇联席工作会议,集中抱团审核,共删除权力事项5,修改7项。省里权力事项参考目录印发以后,6月9日,我办再次组织召开集中审核会议,县法制办、8个镇组织委员、县直有关单位业务骨干参加审核,共确定权力事项188项。9日下午,权力事项基本确定后,及时召集8个镇的业务骨干,并从司法局抽调2名法律专业人员,分成4个小组,共同编制责任清单、权力事项运行图和廉政风险点。同时,根据省市要求,编制我县镇级政府便民服务清单,8个镇共上报76项服务事项,经审核,初步确定58项。五是上报审核,确定权力事项。按照市统一要求,6月15日,将我县审定的188项镇级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报送市编办审核。经市审核后,最终确定我县镇级权力事项182项(清溪、林头、铜闸182项,运漕、环峰、仙踪、昭关、陶厂181项),便民服务事项57项。
三、结合实际,突出地域特点。
集中审核时,我们经过反复商讨,最终确定三条审核基本原则:一是要结合乡镇工作实际。比如“协助开展小型露天采石场事故应急救援”这条,我县运漕镇没有露天采石场的,故此镇没有列入此项,其他镇全部列入;二是要充分尊重部门意见。如“乡(镇)村公共设施、公益事业建设用地的审核”这条,县国土局建议权力上收,我们在沟通协调后,也采纳了这个建议。三是要突出地域特点。结合我县各镇地理环境、自然环境,突出各镇权力事项个性。比如在“巢湖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的监督检查”这条梳理中,我县清溪、林头、运漕、铜闸4个镇涉及到此项,其他镇没有列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