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远县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扎实有序推进

访问次数: 1269                        发布时间:2015-07-16

[字体: ]

今年以来,定远县扎实开展行政审批、中介服务、涉企收费等事项清理规范工作,并在一些重要领域开展了审批制度改革,各项改革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一、摸清底数,规范了行政审批行为

一是摸清行政审批事项。在前期单独清理规范的基础上,结合2014年底行政权力和责任清单清理规范工作,行政审批事项从 203项减少到 141项,精简30.5%21家单位申报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185项,按照省、市做法,对非行政许可审批该取消的一律取消,属内部事项的转为政府内部管理,确需保留、暂不具备条件转为行政许可的列入其他权力,全面取消了非行政许可审批。二是摸清中介服务事项。结合滁州市开展行政审批第七轮流程再造活动,对关联行政审批服务事项的技术审查、评价报告、涉税鉴证、评估、检测、测绘、公证、咨询等专业技术服务事项,进行清理规范。已经梳理出24个部门70项审批服务事项涉及87项前置中介服务事项,并建立了前置中介服务事项目录清单。三是摸清涉企收费事项。通过清理,全县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由54项减少到33项,精简39%,较省级的减少29项;政府性基金由12项减少到9项,精简25%,较省级的减少16项;行政审批服务前置收费由93项减少到71项,精简22%,较省级的减少9项;政府性保证金(抵押金)由5项减少到3项,精简40%,较省级的减少8项。全县有11个部门的26项收费低于省定标准20%-30%。对国家规定有上下限的收费标准,一律以下限为收费限额。放开市场竞争充分的50项前置收费由市场形成价格。

二、抓好承接,实现取消下放审批事项的有效衔接

印发了《关于衔接落实省人民政府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事项的通知》(定政〔201474号),对省政府245号令、皖政〔201349号、皖政〔20143号、4号、6号文件涉及衔接落实国务院、省政府取消、下放行政审批项目等事项,明确了我县衔接承接要求,对其中涉及我县38项,涉及我县17个部门,对应取消的有5项、承接的有21项、调整的有14项、转变管理方式的有2项,并以县政府201478正式文件的形式下发到相关部门,做好衔接落实落地工作。对皖政〔201471号《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衔接落实国务院第六批取消和调整行政审批项目等事项的通知》涉及我县的7个工商登记前置审批改为后置审批事项,以县政府文件印发。各对应部门及时主动承接,避免发生脱节现象。

三、优化流程,深化“两集中、两到位”审批改革

对经清理保留的审批服务事项包含的申报材料进行了清理,共取消102件,取消率9.39%,有21个项目由承诺件改为即办件,20个项目承诺一个工作日办结,29个项目改为一审一核,有87个项目压缩了办理时限。项目一般环节减少105个,减少了15%,特别环节减少了21个,减少17.8%,特别环节办理时限压缩42%24个项目明确了现场勘察标准。截止目前,进入县政务服务中心大厅窗口办理的事项,除复杂事项和特别环节外,原则上在5个工作日内办结。充分挖掘现行政务服务大厅的潜力,加强“两集中、两到位”改革。对县教育局等11未设置行政审批股的单位,挂牌设立行政审批服务股,与其相应的内设机构实行一个机构两块牌子,实现“第一个完全集中”县发改委首次制定审改方案和审批流程,并进驻服务大厅办理。县国土资源局、民政局重新梳理了审改方案和办理流程,加强窗口授权。

四、提档升级,强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保障力

针对县政务服务中心行政审批网运行时间过长、网络安全隐患较多、设备运行故障频发等情况,在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先后更换了服务器、防火墙、路由交换器等硬件设备,确保了行政审批网络安全运行。在此基础上,督促21个乡镇服务中心、6个美好乡村示范点村服务中心窗口电脑一律接入县行政审批网,协调县地税局拿出网上审批方案,将后方网络与服务大厅前方网络贯通,实现网上审批。坚持建设工程项目收费“一表制”和企业注册登记“一表通”,实现并联办理,一站式审批。目前,县政务服务大厅已经有5个部门10个窗口实现了与部门联网审批办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