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通清单制度体系建设“最后一公里”
——马鞍山市乡镇政府权责清单制度建设纪实
(马鞍山市编办工作实践与探索之三)
截止
创新机制 统筹指导
在全市乡镇政府“两个清单”制度建设工作中,市编办高度重视、认真谋划,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建立完善工作机制,组建专门的工作班子,做好上下工作衔接,统筹推进各项工作,将做好乡镇政府“两个清单”制度建设工作,作为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的重要抓手和简政放权的重要突破口。一是建立“黄牌”警告督导机制。制定了乡镇政府“两个清单”制度建设工作时间表,要求各县区每周五将乡镇政府“两个清单”制度建设工作进展情况报市编办,在清单制度建设后期,更是要求县区按照“日报制”模式,每日报告一次工作进度,严格把握时间节点,并根据掌握的县区进度情况及时进行督导,对于进度较慢的县区发出“黄牌”警告,要求采取具体措施加快推进。二是采取“走出去”与“沉下去”相结合的指导模式。为进一步提高乡镇政府“两个清单”编审质量,市编办不断创新工作模式,强化指导力度,一方面采取走出去调研的方式,专门组织各县区前往外市进行考察,拓宽工作思路,另一方面采取沉下去指导模式,根据县区工作进度情况,结合省编办专题推进会精神和《工作手册》具体内容,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市编办主任朱训龙亲自率队赴各县区编审现场进行指导和交流。三是建立专门网络交流平台。为便于工作交流,市编办建立乡镇政府“两个清单”工作专门QQ群和讨论组,确定专人随时答疑,及时收集乡镇“两个清单”制度建设工作意见,同时也加强了各县区之间的横向交流,为进一步缩小差异化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四是采取统一集中对比措施。要求县区将清单初稿统一报至市编办,参照省提供的参考目录,市编办对报送清单进行统一集中对比,根据各县区实际情况提出相关建议,并及时反馈至县区,最大限度缩小各乡镇清单之间差异,确保打造出科学、合理的清单制度体系。五是便民服务清单同步编制。在推进全市乡镇政府“两个清单”制度建设工作的同时,始终坚持以问题为导向的工作思路,采取1+X工作模式,根据乡镇、街道具体事务繁杂,除了要承担法律法规所规定的法定职责外,还要承担大量的服务性工作的特点,决定在乡镇政府“两个清单”之外打造乡镇政府便民服务清单,以此来破解“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的难题。要求县区同步编制乡镇便民服务清单,全面梳理乡镇政府便民服务事项,并编制相应的依据、责任机构、办理时限等内容,最终与乡镇政府“两个清单”同步公布运行,晒出一份轮廓清晰,简便易懂的便民服务清单,以达到更好的为群众服务的目的。
同步推进 亮点纷呈
各县区在乡镇政府“两个清单”制度建设工作中,一方面注重制度的创新完善,另一方面注重清单公布后的落地生效,保证编制的清单管用有效。
含山县建立8个乡镇“联席会议”制度,邀请法律专家现场指导审核,注重横向对比,避免差异过大;探索出县级部门全面配合(县直部门确定联络员与乡镇对接)、镇级政府分批运行(试点先行再全面推开)、各村全面广泛宣传(拓宽宣传渠道、编制便民服务手册)的县-镇-村三级联合工作机制,做到不仅把“两单”制出来,更让“两单”动起来。和县各乡镇、县直部门、县权清办同步开展权力梳理,采取“政院合作”模式,与南京工业大学法律与行政学院签订协议,聘请该院行政法专
相关链接:
立制度 强管控 重改革——马鞍山市事业单位机构编制管理创新实践(马鞍山市编办工作实践与探索之二)
怀为民之心 行简政之道——马鞍山市简政放权工作回眸(马鞍山市编办工作实践与探索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