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响实干兴皖最强音 为建设美好安徽而奋斗
——王学军在省十二届人大五次会议闭幕会上的讲话
本周(
在这次人代会上,安徽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王学军发表的最新讲话引发关注,被舆论解读为新任省委书记的治皖新理念。
能上能下,先要克服“好人主义”
近两年来,随着中央和省委铁腕反腐,正风肃纪的力度加大,不正之风大为收敛、腐败现象得到有效遏制。不过,也出现一种现象:一些干部感慨为官不 易,有的甚至为官不为;群众虽然感受到了政府办事人员的热情,但事难办的现象依然存在。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成为从严治党、从严管理干部亟待解决的新课题。
“功崇惟志,业广惟勤”。“叫响实干兴皖,就要从严治党,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事业兴衰,关键在党,关键在人。”
新任省委书记眼中的“能吏”是什么样的?“勇于负责,敢于任事,在风险考验面前无畏无惧,在关键危急时刻挺身而出,在急难险重任务面前勇挑重担,勇往直前、一往无前,促一方发展,保一方平安,富一方百姓。”面对700多位人大代表,王学军公开给出了答案。
“既要能办成事、不出事,又要敢于担当,无所畏惧,”这不仅是新一届安徽省委的用人标准,更是中央未来选人用人的新标准。
《规定》的出台,堪称是治庸、治懒、治散的点睛之笔,传递出公职人员队伍没有“铁饭碗”的明确信号,也标志着干部人事管理制度的现代转型。
“‘能上能下’之所以久推不转,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上荣下辱’‘下必有错’的思想障碍。这种认识上的偏差,使得一些领导干部不想‘下’,也使 得组织部门不‘忍’下。”《人民日报》评论认为,相比于反腐案件的黑白分明,“能下”的规定虽然明确,却并不一定有那么“紧迫”;相比于“能上”的皆大欢喜,“能下”肯定会得罪人,甚至还会“惹麻烦”。
因此,能否克服“好人主义”、是否具有担当精神,是推进“能上能下”的关键。在此过程中,既要解开不合时宜的思想扣子,也要普及与时俱进的从政文化。
“车改大限”倒逼“壮士断腕”
公车改革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今年年初,有媒体报道称:“安徽省公务用车制度改革6月底前完成,设区的市本级改革9月底前完成,12月底前完成县(市、区)、乡镇改革任务。”
“车改大限”早已过,安徽省公务用车改革总体方案却至今未对外公布。舆论质疑公车改革是否遇到了强大阻力?
当天,中新网也刊发报道称,安徽公车改革总体方案已获中央车改办批复,近期,省政府将召开动员会。
媒体披露的安徽省省直公车改革补贴标准引发公众极大兴趣,仅“聊时局”微信公号就有1.5万名网友关注,数百人参与转评。有网友认为,厅级、处 级、科级之间的补贴悬殊过大,将加剧分配不公;也有网友认为,如此高的公车补贴是给公务员变相增加福利。对此,中央车改办有关负责人曾回应称,要照顾到所有人的基本公务出行,补贴方案就不可能绝对细化。比起官本位的实物保障,用补贴来转变原有机制总体上是最佳的选择。
公车改革历来都是最难啃的“硬骨头”,去年,中央出台公车改革文件,下决心推动这项改革。地方车改时间过半,全国却只有陕西、广东、湖北省三省对外公布了车改方案,多数省份要么将方案“雪藏”,要么仍然“按兵不动”,这显然不是公众想看到的结果。
事实上,公车改革并不缺少法律和制度的约束,也不缺少地方的试点经验,真正缺少的是地方政府“壮士断腕”的决心和行动。
有“车改第一人”之称的湖北省统计局副局长叶青曾连续8年在全国两会提起“公车改革”的议案。他认为,公车改革越往下越难推进,但中央已为地方车改明确了期限。目前留给地方的时间不多了,一些地方不应再持“观望”态度。
(选自《网络舆情内参》安徽版第28期)(人民网)
相关信息:
叫响实干兴皖最强音 为建设美好安徽而奋斗
——王学军在省十二届人大五次会议闭幕会上的讲话
(
各位代表,同志们:
省十二届人大五次会议,在全体代表的共同努力下,圆满完成既定议程,即将胜利闭幕。这是一次务实高效、团结奋进的大会,是一次统一思想、凝心聚 力的大会。大会的成功召开,必将激励全省人民,以更加坚定的信心、昂扬的斗志,积极投身我省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伟大实践。大会选举我为省人大常委会主任,衷心感谢各位代表和全省人民的高度信任。我深知担任这一重要职务,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我一定忠于宪法和法律,自觉接受党和人民监督,与省人大常委会 的同志们一起,在历届班子奠定的良好基础上,恪尽职守、夙夜在公、奋发努力,继续开创人大工作新局面,决不辜负各位代表和全省人民的重托。
各位代表,同志们!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一系列治国理政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新要求,为我们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并反复强调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只有真抓才能攻坚克难,只有实干才能梦想成真”。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省经济社会继续保持着平稳健康 发展的良好势头,各项事业呈现出勃勃生机,其中很重要的一条经验就是真抓实干。我们靠真抓实干,坚定不移转方式调结构,促进了科学发展,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我们靠真抓实干,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激发激活了全省发展的新动能;我们靠真抓实干,深入实施民生工程,增进了人民福祉,群众生活得到新改善;我们靠真 抓实干,全面加强党的建设,优化了政治生态,干事创业呈现新局面。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面对改革发展的艰巨任务,面对人民群众的殷切期待,我们要抓住新机遇,应对新挑战,实现新常态下新发展,就必须继续发扬真抓实干的优良作风,进一步叫响实干兴皖的最强音,一心一意谋发展、聚精会神抓党建,继续把各项事业 推向前进。
“功崇惟志,业广惟勤”。叫响实干兴皖最强音,就是以打造三个强省、建设美好安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目标,动员全省干部群众以奋发有为的精气神,崇尚实干、追求实干、共同实干,以实干凝聚力量,以实干成就事业,以实干创造辉煌,以实干展示江淮儿女的时代风采。
叫响实干兴皖,就要政治坚定,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这是实干之要、兴皖之基。要坚定政治自觉,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 神,深刻领会把握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中央各项决策部署,树牢看齐意识,始终与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确保政令畅通,坚持在大局下定位、大局下行动,党中央提倡的坚决响应,党中央决定的坚决照办,党中央禁止的坚决杜绝。要紧密联系实际,找准中央精神与安徽实际的结合点,按照“四个全 面”战略布局,多谋落实的硬招实招,细化配套的措施办法,切实把中央决策部署转化为促进安徽改革发展稳定的工作思路、方法举措、实际成果。
叫响实干兴皖,就要加快发展,向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力冲刺。发展是硬道理,是第一要务。作为发展中省份,只有认真解决发展不足、发展不优、发 展不平衡的问题,下决心做大总量、提升质量,才能确保与全国同步实现全面小康。要进一步增强机遇意识,善于观大势、谋大事,保持战略定力,强化战略思维,以机不可失、时不再来的紧迫感,抓住“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建设等重大机遇,乘势而上,主动作为,在抢抓机遇中赢得发展、赢得未来。要进一步增强进取意识,坚定发展自信,瞄准更高标杆,深度融入长三角,永不满足、永不懈怠、永不停步,不断缩小与先进地区的差距,在全国区域发展大格局中争先进位。要进一步 增强转型意识,统筹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坚持存量调整与增量优化两手抓,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大力推进创新驱动,大力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大力推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大力推进城乡区域统筹,大力推进“四化”同步,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具活力、更可持续的发展。
叫响实干兴皖,就要改革创新,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不竭动力。事业发展永无止境,改革创新也永无止境。在区域发展的激烈竞争中,唯改革者进,唯创 新者强,唯改革创新者胜。要坚持不懈解放思想,坚决破除一切思维束缚和观念羁绊,坚决破除因循守旧、固步自封、骄傲自满,变中求新、变中求进、变中突破,以思想大解放推动安徽大发展。要坚持不懈深化改革,大力弘扬敢为人先的“大包干”精神,强化问题意识,勇于自我革命,争当改革的促进派、实干家,深入推进国资国企、财税金融、行政体制、文化体制、司法体制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以改革新红利增添发展新动力。要坚持不懈扩大开放,主动对接国家开放战 略,深入推进大通道、大平台、大通关建设,把我省通江达海的地理优势转化成发展优势,更好地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加速融入国际国内经济大循环,打造东西双向、对内对外的开放高地,以开放新格局构筑发展新优势。
叫响实干兴皖,就要“三严三实”,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三严三实”是党员干部的行为准则,是实干兴皖的重要遵循。要紧紧围绕“三聚 焦、三查找、三确保”,扎实开展专题教育,进一步锤炼从严从实的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要大兴密切联系群众之风,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紧抓民生之本,化解民生之急,排除民生之忧,着力解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就业、教育、社保、医疗、住房、环境等问题,尤其要解决好皖北地区、大别山区一些市县欠账较 多的问题,以干部的辛苦指数换取百姓的幸福指数。要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始终如一地察实情、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特别要坚持问题导向,以实施精准扶贫、尽早实现全省401万贫困人口脱贫致富为抓手,带动各级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身体力行办群众最期待的事情,抓群众最需要的工作,切实做到情为民系、权为民用、利为民谋。要大兴敢于担当之风,勇于负责,敢于任事,苟利国家生死以,不因祸福避趋之,在风险考验面前无畏无惧,在关键危急时刻挺身而出,在急难险 重任务面前勇挑重担,勇往直前、一往无前,促一方发展,保一方平安,富一方百姓。
叫响实干兴皖,就要团结奋进,汇聚起干事创业的强大力量。人心齐、泰山移。要坚持以发展统一思想,用宏伟的事业凝聚人心,团结带领全省干部群众 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积极投身建设美好安徽的伟大实践。要坚持以奋斗实现价值,充分激发全社会的干事激情和创业热情,崇尚实干、鼓励创新、宽容失败,努力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浓厚氛围,让每个人通过不懈奋斗都能获得进步发展的舞台、都能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要坚持以奉献引领风尚,大力弘扬社会主义 核心价值观,传播好声音,弘扬正能量,让江淮大地涌现出更多的安徽好人、实干模范、创业先锋,使崇德向善、见贤思齐在全省上下蔚然成风。要坚持以公正促进和谐,深入开展“平安安徽”建设,正确处理各种利益关系,妥善化解矛盾纠纷,积极创新社会治理,切实维护公平正义,巩固发展安定团结、充满生机的大好局面。
叫响实干兴皖,就要从严治党,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事业兴衰,关键在党,关键在人。把抓好党建作为最大政绩,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战斗 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不断提高管党治党科学化水平。要全面加强领导班子建设,把忠诚、干净、担当作为座右铭,下大气力建设政治过硬、本领过硬、作风过硬、廉洁过硬的班子,使各级班子成为推动事业发展的坚强领导集体。要全面加强干部队伍建设,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20字好干部标准,严格执行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树立正确用人导向,坚持以实干论英雄、凭实绩用干部,坚持不拘一格、唯才是举,坚持五湖四海、不搞“小圈子”,坚持民主、公开、竞争、 择优,切实把那些精心谋事、潜心干事、已干成事并创造出优秀“作品”的干部选出来用起来。要全面加强反腐倡廉建设,严格落实“两个责任”,扎实推进巡视、 审计监督、重要岗位轮岗、制度规范“四个全覆盖”,有腐必反、有贪必肃,大力营造风清气正、山清水秀的政治生态。
各位代表,同志们!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毫不动摇地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 度,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要全面推进依法治省,大力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以法治巩固人民主体地位、维护人民合法权益,更好发挥法治的引领规范作用。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要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以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为根本任务,以推动人民 代表大会制度与时俱进为工作主线,以建设“创新人大、活力人大、作为人大”为目标,全面依法履行立法、监督、决定重大事项等职能,切实加强同人大代表和人民群众的联系,进一步提升人大工作水平。
人大代表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在推进改革发展和民主法治建设中肩负着特殊重要的使命。希望全体代表倍加珍惜党和人民的信任,进一步增 强政治意识、责任意识、代表意识,充分发挥示范带头作用,优先执行代表职务,更加密切联系群众,切实把人民赋予的职责履行好、实现好,最广泛地团结和动员广大人民群众,共同创造更加美好幸福的生活。
各位代表,同志们!好风凭借力,扬帆正当时。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认真贯彻中央 决策部署,戮力同心,锐意进取,真抓实干,为打造三个强省、建设美好安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奋力书写伟大“中国梦”的安徽篇章!
信息来源:中安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