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装饰了别人的梦——写在第三十一个教师节

访问次数: 2083                        发布时间:2015-09-11

[字体: ]

教师节前后,老师的故事频见报端。耐人寻味的是,不少媒体选择了同一个关键词——坚守。

  安徽蒙城弯腰老师朱景科坚守讲台27年、河北邯郸好老师段春芳坚守基层17年、云南昭通无臂教师江声发坚守山村12……在那广袤的乡土,在无数学子渴盼知识的地方,他们从成为老师的那一刻 起,就不曾离开过。他们坚守的理由也质朴得几近相似:如果我要是再调走的话,就没有人教他们了。”“我走了,娃娃们怎么办?

  在这样 一个变动不居的时代,许多人纷纷作出了新的选择,他们却依旧在坚守。当有人选择大城市,他们坚持留在乡村;当有人选择高收入职业,他们坚守淡泊清贫;当有人选择博取名誉地位,他们始终默默无闻。不能说别人的选择就不高尚、不应该,但他们的坚守里必定有一种执着的信念,使他们不为波流所动,不为浮华所惑,不 为物欲所扰。无疑,这样的坚守让人既感且佩,亦是这个时代应当张扬的价值。

  对于不少老师来说,坚守诚然能获得职业荣誉感与心灵幸福感,譬如一位老师心语:我舍不得离开学生,我看到他们就高兴。遇到再烦心的事,他们拉着我的手到处跑,一下子我也开心了。但相对而言,老师毕竟是在为他 人作嫁衣裳,所有的付出,都只是为了照亮别人而不是自己。尤其是在那些贫瘠的山乡,明月未必装饰了老师的窗子,但老师却在不断装饰学生的梦。这正是老师们的坚守更值得推崇的地方。

  想起一位初中老师,在我因迷茫而辍学后,为我排除阻力,坚定敞开学校的大门。想起前些年浙江衢州两位小学女 教师,看到学生缺课而细心追查到户,及时发现学生一家煤气中毒而挽救三命。想起大别山一位老师,家境清贫却坚持资助学生,只因不忍看他们因贫困而失 学。在无数老师身上,坚守是爱,是良心,是责任,是育人的春雨,是传道的执着。正是有他们的坚守,懵懂学子开始有梦;正是有他们甘当筑梦人,无数学 子才敢追梦,才能在梦想的天空驰骋。

不能不看到,也有一些老师对学生不再那么上心,那种不遗余力倾注心血与发自灵魂深处的热爱淡化了。 有的老师只教书不育人,只上课不交心。这样的情形,不由得令人怅惘乃至忧心。很多人在回望自己的来路时,常常感慨:遇到某位好老师,是这辈子的幸运。然而对于国家而言,我们不能让每一个体的命运,寄托于这种偶遇的幸运。培育出无数这样的好老师,才是国家和民族的幸事。

著名作家魏巍在《我的老师》一文中这样写道:在一个孩子的眼睛里,他的老师是多么慈爱,多么公平,多么伟大的人呵。对于学生来说,好老师就是他的世界。对于好老师来说,学生则是他的事业,甚至生命。(纪东冲)

 


  《 人民日报 》( 2015年09月11 04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