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省级行政审批事项减少到213项
◎ 省市县乡四级政府权责清单制度体系全面建立
◎ 电子政务平台变“群众跑腿”为“数据跑腿”
本报讯(记者 汪国梁)本月起,商事登记“三证合一、一照
行政审批和投资审批等领域改革,正从重数量向提高含金量转变。今年4月发布的新版安徽省地方政府核准的投资项目目录,核准事项同口径减少三分之一以上。对属于企业经营自主权的事项,一律不再作为核准的前置条件。电网、内河航运、外商投资等方面,省以下地方政府核准权限进一步扩大。凡是国务院取消和调整的行政审批项目、职业资格许可和认定等事项,我省第一时间衔接落实。目前,省级行政审批事项已减少到213项,未来还将依法依规进行动态调整。
省市县乡四级政府权责清单制度体系建设在全国率先完成,为拓展、巩固简政放权成果提供了制度保障。继去年省级政府保留权力事项精简68.3%后,今年以来,经过清权确权,16个市级政府平均保留权力事项2200项左右,精简50%以上;62个县级政府平均保留2600项左右,1251个乡镇政府平均保留150项左右。对保留的政府权力事项,逐项列明实施依据、责任事项和追责情形,确保“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职责必须为”。编制政府权责清单的同时,省市县三级全面实行涉企收费清单制度,实现“涉企收费进清单、清单以外无收费”。
放管结合,政府职能转变才能“蹄疾步稳”。针对保留、取消、下放、转移的权力事项,以及工商登记前置改后置审批事项,省直部门正逐项制定事中事后监管细则,明确监管对象、内容、方式、程序等。省委、省政府本月就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出台意见,对建立信息披露和诚信档案制度、失信联合惩戒机制和黑名单制度等作出部署,以强化市场主体信用监管。
引进“互联网+”模式、优化行政审批流程等做法,有效提升了政务服务效能。去年以来,我省建设统一电子政务平台,推动部门信息互联互通、行政审批和便民服务网上运行,变“群众跑腿”为“数据跑腿”。同时,深化行政审批权相对集中改革,归并审批职能,简化内部环节,实施行政审批服务标准化管理。通过流程再造,省政府部门行政审批申报材料减少1/3以上、审批环节减少1/4以上、承诺时限压缩1/5以上。
信息来源:安徽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