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实招严问责 提振干事创业精气神

访问次数: 811                        发布时间:2016-05-30

[字体: ]

高悬问责利剑,破解不愿为

  为官不为真要打板子了。这几日,一则批评通报在界首市干部中引发较大震动。

  对在前阶段明察暗访中发现问题较多的市国库支付中心主任、汽车综合性能监测站主要负责人等,进行通报批评,并责成主管单位对其进行诫勉谈话。界首市纪委负责人向记者介绍,这是市里出台治理公职人员为官不为、懒政怠政办法后,首次挥起问责利剑

  治理为官不为,首先要精准画像,把清症状执行党纪政令打折扣、搞变通”“工作不敬业、不敢担”“解决群众困难方面不履职尽责、推诿拖拉、态度生硬”……翻开界首市出台的这份问责办法,记者看到,其中列出了问责的5种行为23种情况,并明确了问责的范围、方法和程序等方面。

  对存在以上情形的,将视情实行问责,具体分为书面检查、通报批评、停职检查、责令辞职、免职等方式。界首市纪委负责人介绍,受到问责的公职人员,取消当年年度考核评优和评选各类先进的资格。

  剑指为官不为,问责懒政怠政,是从严治党重要着力点。各地各单位明靶向、出实招,擎利剑、严问责,以正向激励和反向倒逼,打造贯通上下的有效问责机制,激发干部争先进位和干事创业热情。

  干部勤不勤,群众说了算。在全椒县,记者了解到,该县探索开展的反向测评法,给那些不尽心、不尽力、不在工作状态的干部念响了紧箍咒制定为官不为反向测评表,召开干部职工会议,邀请部分服务对象、两代表一委员、行风监督员参加,对干部精神状态、工作作风、工作态度等5个方面存在的问题,按严重一般偶尔三种情况分别打分。全椒县委组织部有关负责人介绍,对问题反映较多的干部,采取个别谈话、查阅档案资料、实地走访等形式,重点查核了解,作出诫勉谈话、降职、转任、免职等相应处理,警醒干部常修为官之德、常正身上之冠、常扫思想之尘,促进作风持续转变。

  增能,破解不会为

  526日上午,临泉县吕寨镇陈小寨村党群活动室里,一堂引人入胜的微宣讲,正吸引着20多名村党员干部凝神倾听。

  没有照本宣科,没有长篇大论,四位微宣讲员依次上场,每人20分钟,说大家身边的人物和故事,讲如何做合格党员,谈怎样奋发有为。内容贴近,语言生动,深受启发,增添了做好本职工作、服务群众的责任感。听完宣讲,陈小寨村党支部书记颇受触动。

  “‘微宣讲已覆盖全市,有近千名微宣讲员活跃在基层一线。阜阳市委常委、宣传部长胡明莹介绍,近年来,阜阳市创新方式,整合资源,抓住党员干部思想政治建设这个总开关,实现多讲联动”“多微互动,加强党性修养,提升思想境界,着力解决党员干部思想上贫血、精神上缺钙、行动上乏力的问题,筑牢为官有为的思想基础。

  当前,为官不为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思想上、作风上的问题,如党性意识宗旨观念淡化、作风浮躁,又有能力本领上的欠缺,如学习锻炼不够,履行职责使命力不从心等,也有考核激励机制不健全等原因。在省社科院社会学所副研究员顾辉看来,破解干部为官不为,需要对症下药,综合施策。既要想干、愿干,又要会干、善干,这就需要党员干部勤于学习,跟上日新月异的时代发展脚步,才能克服本领恐慌。采访中,记者了解到,针对干部能力水平不足、工作力不从心等问题,各地找准短板,开展针对性培训锻炼,举办专题讲座、外出考察学习、异地挂职锻炼等,提升干部整体水平。

  在公务员队伍中,不少人长期工作在同一个岗位上,容易造成岗位固化、能力弱化、激情退化,滋生懒政、怠政,不为、慢为。推进交流轮岗,成为一些地方破除为官不为、激发干事热情的一个有效之举。而合肥市不仅推进规模大,还以立法形式构建长效机制,实现了常态化、全覆盖。 “2008年以来,全市先后统一组织了4次集中交流轮岗,共交流市直机关干部4076名。合肥市公务员局负责同志认为,此举一方面让干部认清自身的差距和不足,增强了学习提高的紧迫感,另一方面,通过在不同的环境和岗位上经受摔打磨练,促使干部突破既有经验束缚,激发创新创造活力,产生鲶鱼效应,从而激活了整个干部队伍一池春水,促进了干部尽责有为、干事创业。

  舞好指挥棒,破解不敢为

  良好的干事创业氛围,是党员干部想干事、敢干事、干成事的根本保证。

  在采访中,记者发现,各地重视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健全制度体系,克服为官不为,树立以实干论英雄、凭实绩用干部的良好导向。

  在合肥市包河区,一项旨在激励干部多干事、勇作为的勤政档案制度,变评时考平时考,搭建了基层干部比学赶超的大擂台

  在包河区方兴社区,打开社区办公系统,记者看到,点开每名干部名字,每天干的事情一目了然。及时如实记录一天所做的事情,上传办公系统,已成为社区干部每天的一个规定动作。方兴社区党工委书记沈先财介绍,通过实绩日记录、月汇总、季评议,实现了各项工作布置有记录、落实有主体、推动有成效。

  “‘勤政档案一人一档,如同干部职工的绩效身份证,干部实绩平时记,年终考核全面评,奖惩使用看记录。包河区委常委、组织部长焦长华表示,这项制度实施以来,有效解决了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等问题,防止庸政懒政怠政,激发干部履职干事热情。

  让有为有位、不为让位。各地坚持鲜明的用人导向机制,建立不胜任现职干部调整制度,让有激情者有机会、能干事者有舞台、守规矩者不吃亏,提振精气神、激发正能量。

  在基层采访中,记者也感觉到,一部分干部畏首畏尾的不敢为心态,应当引起重视。怕一点小事被无限放大,怕偶尔失误再无出头之日,怕动辄得咎宁愿不干少干。皖北某县一名干部总结个人的三怕,颇具代表性。基层不少干部也呼吁,党组织要旗帜鲜明地支持担当者,为敢于担当的干部撑腰鼓劲,营造宽容失败的宽松氛围,特别要建立涉及改革方面的容错机制,引导广大党员干部保持昂扬向上的进取心,保持干事创业的精气神,形成愿为、敢为、能为、善为的良性氛围。

 

    信息来源:中安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