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守本色的老党员——追记桐城市黄甲镇石窑村村民李成舟

访问次数: 752                        发布时间:2016-08-02

[字体: ]

冲在前的老黄牛

  71,党的生日。一大早,82岁的老党员李成舟穿上最体面的衣服,准时出现在村部,参加两学一做专题党课。入党45年来,他总是积极参加集体活动,从未无故缺席一次。

  党课结束后,李成舟交了50元党费,一头扎进瓢泼大雨中。他惦念着村里的几十口子乡亲,雨越下越紧,一座座倚山而建的房屋,正在面临着山洪、泥石流、塌方的威胁。

  他主动要求在家里安置十几名村民,交代我晚上要烧一大锅菜,煮一大锅饭,晚上有十几口子来家吃饭。老伴吴月华说。李成舟的家不在地质灾害点上,楼房也是新建的,相对比较安全。每次刮大风下大雨,他家就成了乡亲们的避难所

  李成舟安顿好乡亲们,见村民组很多排水沟被堵塞,立马穿上雨衣、扛起锄头,到本组的房前屋后清沟沥水。谁喊他,他都不回来,一贯如此,事事都要冲在前面。女儿李禄云说。

  傍晚620分许,山洪暴发,石门冲河河水汹涌猛涨。只听到轰隆一声,抬头一看山洪已经在眼前,正在清沟沥水的李老瞬间被山洪卷走了。同在现场清沟的村民李小民说。当救援人员赶到现场时,李老的身躯早已被洪水淹没。

  李成舟走了,这位82岁的农村基层老党员,从此活在村民的记忆里、思念中。

  石窑村支部书记姜孝月说:李老像任劳任怨的老黄牛,一到关键时候总是带头往前冲。

  村民吴芳贵说:李老虽然年纪大,身体却很硬朗,82岁的老人平时还帮衬70多岁的老人。

  村民齐龙江说:修建石门冲大桥时,李老带头修的这条路,每年都自己掏钱打除草剂,方便乡亲们进进出出。

  肯吃亏的调解员

  腰里挂着一把小镰刀,肩上扛着一把锄头,身上带着一壶白开水,看到谁家田地上的杂草疯长,他用小镰刀砍一砍,看到谁家沟渠上堵塞,他用锄头疏一疏……82岁的李成舟,本该颐养天年,他却依然活跃在石窑村的每个角落。

  村民们发生了邻里矛盾、田地纠纷甚至家长里短,都爱找李成舟来调解。他处理纠纷,有一套独特灵活的法子。先摸清矛盾双方的性格,然后和两方分别了解情况,做工作,最后作为中间人,将双方叫到一块商量,矛盾往往迎刃而解。石窑村支部书记姜孝月说。

  在农村,看似剪不断理还乱的家务事,解决不好就会出问题。善于攻心解疙瘩的李老,成为村民心中的金牌调解员他德高望重,做事公正公平,一碗水端平,大伙都打心眼里敬他、服他。村民齐龙江告诉记者。

  2006年,在修石门冲大桥时,已经72岁的李成舟,仍然冲在前面。因为防汛需要,河道要拓宽,需要占用部分村民的田地。山区里的田地十分金贵,村民自然不乐意,一位村妇躺在地上哭闹撒泼,阻碍施工,大家束手无策。这时,李成舟不紧不慢地坐在地上,跟那位村妇谈起了心:用我家的二分地,来换你家河道旁的一分地,可好?那村妇一听来劲了,一骨碌爬起来,连声说好,再也不闹了。

  把自家的田地给了别人,李成舟遭到老伴的数落:你管那么多干什么?不是还有村里干部吗,一天到晚就知道让自己吃亏。老两口就靠着这几分薄地为生,家里唯一的经济来源,就是那几分地。李成舟呵呵一笑,啥也没有说又出门忙碌了。

  大桥在当年11月份修建完工,不仅为来年的安全度汛打下基础,也大大方便了村民的日常出行。

  闲不住的热心肠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李成舟老人整日劳作,还经常照顾着村里的留守老人和孤寡老人,牵挂着他们的阴晴冷暖。

  李成舟的5个女儿都在外地打工,他一人侍弄8块大大小小田地,全部种上高山蔬菜。每到蔬菜上市时,他挨家挨户给村里的老人们送去新鲜蔬菜。老人尝了鲜,他再挑着剩下的蔬菜,步行5里路去镇里卖。

  留守老人章文珍体弱多病,生活无人照顾。李成舟干活收工时,常抱着一捆柴火放在章文珍老人的门前;老人家的水缸没有水了,他起早把她家的水缸挑满。章文珍感谢他时,他总是大手一挥:远亲不如近邻,不说见外的话。

  在村里年轻人眼里,李成舟是个知寒知暖的热乎老人。在石窑村,很多人家在山上有茶园,房屋建得很漂亮,家中却长期无人居住。大部分年轻人都去城里打工了,或者陪孩子在城里上学,要到采茶的季节,才会纷纷回村住上一阵子。

  我一回村就直奔李老家,拿米、拿盐、拿油,不然都没法回家生火做饭。村民束年华说。看到村里有年轻人回来,李成舟都会从田地里走到跟前,招呼着他们到家里喝口水,拿点生活必需的油盐酱醋。

  黄甲镇党委书记王凯红,第一次到石窑村走访,遇到正在田地里割油菜的李成舟。两人在田埂上聊了起来,李成舟让王凯红有太多没想到他看上去只有60多岁,我没有想到他82岁了;他那么大年纪下地干农活,没有想到他是在帮助邻居割油菜……”

  李成舟这位须发斑白的老人,行走在村庄的每个角落,践行着党旗下的誓言,乐于助人默默付出。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全力以赴投入到抗洪抢险斗争中,坚守本色,谱写出一首老共产党员的奉献之歌。

  合格党员的生动诠释

  李成舟这名基层老党员,正是千百万个普通党员的缩影——一生没留下豪言壮语,没有轰轰烈烈的事迹,只在日常点滴言行中,折射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员本色。有了这样的精神境界和人生追求,他才会在暴雨和洪水前挺身而出,用最朴实的行动,生动诠释做一名合格党员的深刻内涵。

  入党45年来,他时刻牢记入党誓词,党龄愈长,信念愈坚定。在日常生活中,他把村民的事当成自家事,心里装着群众,带头服务群众,把集体利益放在第一位。在关键时刻,无所畏惧、率先垂范,在防汛救灾中站出来、冲上去,甚至不惜牺牲个人一切。

  李成舟的先进事迹,无疑是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生动教材。我们要学习他对党忠诚的政治品格,纯正质朴的党性本色,无私奉献的集体主义精神;要从榜样身上汲取力量,立足自身岗位,踏踏实实干事,为打造创新型三个强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信息来源:中安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