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日本战败投降第七十一周年纪念日。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日本法西斯发动的侵略战争,给中国和亚太地区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战后,理应对战争加害国日本进行彻底清算和改造,但单独占领日本的美国出于冷战和维护世界霸权的目的,翻手为云,将战时盟国中苏变成了敌国;覆手为雨,又将战时敌国日本变成了盟国,形成了美日同盟,企图主宰亚太国际秩序。
在这种大背景下,日本右翼政治家不反省侵略战争,不努力改善同被害国的关系,反而依靠美国狐假虎威。尤其是美国实施亚太再平衡战略之际,日本屡屡挑动南海周边国家与中国的争端,以达到压制中国的目的。在南海问题上日本不是当事国,却推波助澜,说三道四,成为除美国以外的另一个“搅局者”。
日本不是南海当事国,却利用一切机会强烈要求中国接受所谓“仲裁”结果,原因何在?一是为了通过修宪而使日本摆脱“战后体制”。日本已正式施行以解禁集体自卫权为中心的新安保法,下一步便是谋求修宪。修宪面临的最大障碍是“民意关”,若得不到日本大多数民众的支持就难以完成。为此,安倍政府刻意渲染“中国威胁论”,来争取民众的支持。二是转移国民视线,缓和国内矛盾。多年来日本经济处于低位徘徊状态,“安倍经济学”也未能使日本经济起死回生,导致政权不稳。安倍政府利用南海问题挑事,就是为了缓和国内矛盾,维系安倍政权。三是利用南海问题讨好美国。尽管美国幕后操纵少数国家向中国发难,但中国实施的睦邻友好合作共赢外交,尤其是“一带一路”建设的快速推进,使大多数周边国家受益,也使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严重受挫。在这种背景下,日本乘机向中国发难,在南海问题上扮演了围堵中国的急先锋角色。
最后要强调的是,1939年,日本军队非法侵占中国南沙群岛,将其更名“新南群岛”编入台湾高雄市管辖,并将其作为太平洋战争、侵略东南亚的物资中转站。日本这段不光彩的历史与当前插手南海的行为,在国际关系中表现为战争加害国对战争受害国、战败国对战胜国反攻倒算的诡异现象。我们不禁要问,日本插手南海究竟意欲何为?是要重蹈侵略覆辙么?这值得人们深思。
《 人民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