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形势下,为构建以信用为核心的新型市场监管机制,包河区编办积极响应合肥市创建信用示范城市工作,全面开展事业单位、机关和编办直接管理机构编制的群团信用体系建设工作,在全区率先完成首次信息推送。
一是编办领导高度重视。包河区编办高度重视信用体系建设工作,建立了以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相关科室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并第一时间向区发改局报送联络员和分管领导信息,有效地促进了工作落实。
二是重点开展两项工作。1.编制信用信息目录。结合编办工作,将事业单位法人信息和机关、编办直接管理机构编制的群团统一赋码两项内容纳入到信用信息目录编制工作范畴,实现了信用记录全覆盖。依托事业单位网上登记管理系统,编制本区事业单位法人登记信息、变更信息和注销信息等三个信息项(其中事业单位法人登记信息项共建立了十五项具体信用信息,变更信息项共建立了七项具体信息,注销信息项建立了九项具体信息)。机关、群团统一赋码工作共建立了四项具体信息。2.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增量公示和存量转换工作。区编办已于今年上半年提前完全区存量转换工作,此次着重做好新赋代码信息和存量代码转换的公示工作。一方面统一规范格式,将全区167家机关、群团和事业单位的信息数据整理成EXCEL表在区政府网站、信用包河和信用合肥网站上进行公示;另一方面树立统一代码的公共意识和全局观念,及时更新数据,做到增量代码、转换代码向平台“零延时”推送。
通过将事业单位、机关和编办直接管理机构编制的群团信用信息定期向合肥市公共信用信息共享服务平台推送,实现与合肥市公共信用信息共享服务平台的常态化数据共享和机制化动态更新,为社会公众和组织及时了解和掌握事业单位、机关和群团信用信息提供便利。(合肥市包河区编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