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长假结束,又迎来立春。立春是一年四季的开始,是万物复苏的起点,代表了新的一年已经来临。“人勤春早”是一句常用语,而今天,我们更应该强调“春早人勤”,或者讲,春早要唤醒人勤。
疲劳综合症、代谢综合症、节日情感失调综合症、沉溺网络综合症、上班恐惧症……这些症状尤其表现在节后上班第一天,有的人可能在节后若干天都存在。对“症”下药,相关专家早就开出方子,或有缓解之功,或有调节之效,但未必人人有效果,或在一些人身上不灵验。症状不可怕,就怕症状“顽固不化”,让接下来的工作没精打采,让具备“闻鸡起舞”特质的鸡年失去一个良好的开端。
不忘春节初心,节后积极收心。春节既是一种休息、休闲,也是一种精神的积蓄、积累,所谓养精蓄锐;春节既是一年里喜庆的巅峰,又是下一年获得喜庆的开始。“一年之计在于春”的提醒,也是春节所需承载的要义。对于政府机关来讲,春节放假,既是喜庆的假期保障,也为了打足精神更好工作。在规定的时间内进入工作状态,是公职人员身份与责任决定的;进入最佳工作状态,又是公职人员的品质与素质的新要求。
节后收不收心,主要来自两方面的力量:一方面来自自己的调节与克制能力,另一方面来自问责问效的力度与力量,而后者更为关键。毋庸讳言,向“机关陋习”宣战,就要“零容忍”、动真格、真问责,持续抓、不松懈。残留的机关陋习的彻底改变,“机关病”的“痊愈”,机关新风的真正形成,服务型政府、高效型政府的建立,都依赖于包括问责制在内的机关新体制、新机制的建立健全和与时俱进,有赖于进一步加强舆论监督、公众监督的倒逼。
随“鸡”应变,生“鸡”勃勃,把握先“鸡”……鸡年的语言风格里难免离不开一个“鸡”字。今年的“鸡会”在哪?早起的鸟儿有虫吃,就个人而言,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或许,成长的机会、发展的机会、出彩的机会是踏踏实实走出来的、闯出来的、创出来的。就单位而言,新年新气象需要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开拓创新、携手并进。
节后收心,更来自美好安徽的呼唤。在决战决胜全面小康和加快建设五大发展美好安徽之际,广大的安徽儿女必须撸起袖子加油干。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的新年贺词中指出,“天上不会掉馅饼,努力奋斗才能梦想成真。”我们坚信,新年新时代的紧迫感、使命感与责任感才是最好的“方子”、最有力的鞭策,节后上班,马上收心,树立信心,不断创造与赢得新“鸡”会,更好地把握新机遇。
信息来源:中安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