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阳市颍上县编办推行财政供养人员编制卡管理工作

访问次数: 835                        发布时间:2017-05-12

[字体: ]

为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全县机关、事业单位财政供养人员管理,强化个人编制意识,明确个人编制身份,颍上县编办依托省、市统一安排部署的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工作,进一步完善了编制卡制度。此次设计制作了《颍上县机关事业单位财政供养人员编制卡》,包含了财政供养人员单位、姓名、性别、岗位、职务、身份证号、编制性质、经费来源渠道等信息,贴有个人相片,使包含的信息更为全面和准确,经县委编办审核盖印后,即成为财政供养人员在单位的“身份证”和“户口簿”,是机关、事业单位干部职工在单位占用何种编制,是否具有合法地位的重要标志。 

  财政供养人员因工作调动、退休、辞职、辞退、开除公职、死亡等原因,其《编制卡》由所在单位收回并交编制部门注销。不按程序调入、聘用及借用等人员一律不发《编制卡》。组织、人社等有关部门办理人事调动和工资核定手续,财政部门核定和拨付工资与经费时,已将《编制卡》作为必须审核的依据之一,“一人一编、一编一卡、一卡一资”已经成为现实。

  颍上县编办在审核建卡过程中,加强了审核力度,要求“出之有据”,单位必须提供个人履历表、参加工作文件、调流动文件等依据,逐系统、逐单位,逐人核对无误后,方才盖章同意入编。让编制卡内容和信息做到真实可靠,真正起到个人编制身份证明的作用。 

  目前,全县机关事业单位财政供养人员的个人编制卡制作工作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中,预计五月底全面完成。(阜阳市颍上县编办  李新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