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除“穷惯了”惰性

访问次数: 934                        发布时间:2017-06-12

[字体: ]

不怕穷,就怕穷惯了。咱来个大战役,把信心士气提起来! ”6年前,刚到福建省政和县任职,廖俊波同志就对同事这样说。朴实的话语中,既充满豪情,又蕴含哲理。当前,脱贫攻坚正处于冲刺阶段,一些扶贫干部也说,我们不怕苦不怕难也不怕累,就怕一些地方和群众穷惯了。可见,这个问题有一定普遍性。

  有的地方穷惯了,觉得跟过去比,日子还能过得去;有的群众穷惯了,认为穷有穷的活法,有饭吃就不愁。于是就有一种奇怪现象——扶贫干部忧心如焚,帮扶对象知常乐:你搞你的帮扶,我过我的日子。有人还说风凉话:有功夫搞什么项目,不如发点钱实惠。

  贫穷不可怕,可怕的是穷惯了。一旦穷惯了,就会滋长无所谓的麻木心态,助长无所为的懒汉心理——极少数人宁愿躺在穷窝晒太阳,也不愿趁着天晴忙活计。这是精神的贫困、志气的贫困,是最难战胜的敌人。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扶贫先要扶志,要从思想上淡化贫困意识。人穷不能志短,更不能缺少精气神。不论贫困地区还是贫困群众,都要树立敢教日月换新天的雄心壮志,坚定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必胜信念。

  改变穷惯了,不仅要说,更要靠做。各级干部尤其是扶贫干部要善于做群众思想工作,发挥好贫困群众主体作用,与他们一家过、一起苦、一块干,靠奋斗改变贫穷面貌,靠双手创造美好生活。

 

    信息来源:中安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