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难攻坚看“坚持”

访问次数: 768                        发布时间:2017-08-16

[字体: ]

坚持两个字,知易行难,力重千钧。回望革命战争的波澜历程,有人遇困境时常有畏难情绪,嘀咕红旗到底能打多久,在怀疑动摇中止步不前;有人加入队伍放不下投机心态,不能正确对待得失进退,在牢骚抱怨中半途而废。今天,在年轻一代的三门干部身上,最可怕的敌人,就是没有坚强的信念,这话绝非危言耸听,依然是闻者足戒。分析起来,种种弃垂成之功,陷不义之名,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没有把握好前进与曲折、量的积累与质的飞跃的辩证法,到关键节骨眼上差了那么一份坚持

  坚持首先是一种信念。有人曾问邓小平同志:长征那么艰难凶险,你是怎样走过来的?他坚定地说:跟着走!革命战争年代,多少人正是坚信只要跟党走,一定能胜利,义无反顾地选择了坚持。1934年底,被誉为谍战玫瑰的红色特工沈安娜受党指派,成为国民党中央党部秘书处的速记员。但有一天,她突然出现在重庆八路军办事处,强烈要求去延安,原因是对敌人内部腐败非常愤慨。周恩来等人分别做工作,嘱咐她长期隐蔽下去,可以为党作出更大的贡献。而后,她加倍努力,全身心投入隐蔽战线斗争中,直到19495月胜利返回上海。正是坚定的信念,使她坚持到底,接受了严峻考验,作出了突出贡献。今天,有的人面对一时的委屈而彷徨、焦躁,在阶段性困难面前闹情绪”“耍小性,甚至动辄放弃、打退堂鼓,归根到底就是信念不坚定。

  坚持是一种锤炼。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朱德被毛泽东赞为意志坚如钢,南昌起义后他率部掩护主力部队进军潮汕,恶战后却传来了潮汕起义失败的消息,孤军无援该往何处去?生死关头,朱德在天心圩整顿部队,说明形势和任务,充满信心地告诉将士们要把革命前途看清楚……中国革命现在失败了,也是黑暗的,但黑暗也是暂时的。这番士气鼓舞,让革命的精华保留下来,队伍的面貌焕然一新。没人想到,在那支800人的队伍里,走出了新中国的三位元帅和一位大将。可以说,正是一次次的坚持,锤炼了队伍,也成就了事业。有句励志的话:成功的路上并不拥挤,因为能坚持下来的人不多。在成长与干事的道路上坚持到底,拿出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的英雄气概,我们终会收获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的喜悦与骄傲。

  坚持是一种精气神。屡屡被提及的山西右玉县,之所以能从风沙成患、山川贫瘠的不毛之地,改造成人民富足、百业兴旺的塞上绿洲,靠的是一批批飞鸽牌的干部们坚持去干永久牌的事业,是18任县委班子扛铁锹、吃炒面、喝泉水将一张蓝图绘到底。这种坚持,透射出的正是共产党人干事创业的那么一种精气神。今天,推进改革发展,仍需激发坚持的精气神,以谷文昌不救民于苦难,共产党人来干啥的韧劲儿,以杨善洲,杨善洲,老牛拉车不回头的憨劲儿,瞅准了目标百折不回往前冲,我们才能爬坡过坎,赢得胜利。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只要坚持,梦想总是可以实现的。这个深刻道理,于国家是这样,于个人也是这样。


  《 人民日报 》( 2017年08月16 04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