歙县编办“新两单”建设把好“四关”

访问次数: 871                        发布时间:2017-09-27

[字体: ]

本着依法依规、便民利民、应进则进、公开透明的原则,歙县编办坚持公共服务清单做加法、中介服务清单做减法,与市级同步探索、同步推进、同步完成两个新型服务清单制度建设,实现公共服务全覆盖,做到行政权力涉及的“中介服务进清单、清单之外无中介”。实际编审过程中,我办坚持把好四关,力争做到上下统一,同时因地制宜,突出地方特色,使“新两单”接地气,有底气。

(一)把好培训关。“新两单”质量的优劣,审核人员的工作非常重要。为使清单更接地气、更有底气,歙县在物色审核人员时就采取“抽硬人、硬抽人”的办法。县直单位从与公众日常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市场监管、公安、民政、卫计等部门抽调业务骨干,组建审核组。在强化学习的基础上,实行每名审核人员逐个培训演练,大家集体讨论培训效果,提出改进方法,力求上门培训时把各单位讲清讲明。乡镇公共服务清单分别从城关镇、中等乡镇、边远乡镇各抽调1人,组建审核组,同时将清单框架搭建为公共教育、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医疗卫生、住房保障、文化体育、民政救助、扶贫脱贫等8个与群众日常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部分,编制乡镇共性公共服务清单,广发“英雄帖”,各乡镇因地制宜补充“点菜型”清单,力争使乡镇服务清单接地气。

(二)把好审核关。“新两单”审核过程中,主抓“四环节”。一是审核人员环节。首先,审核人员对包保单位上报的“新两单”事项需逐项比对、推敲并提出审核意见。二是集中审核环节。在审核人员审核的基础上,全体审核人员条条筛选,逐项过关,解决审核人员个人口径不一的问题。三是部门认可环节。集中审核以后,与部门加强对接,力争部门的支持和认可。四是专家论证环节。对与部门达不成一致意见的,提交专家论证决定。每一轮审核,均在清理规范表上写明审核意见及理由,做到全程留痕可追溯。

(三)把好比对关。歙县通过“四比对”的方式,力求清单准确。一是公共服务事项与权力事项比对,避免将权力运行中的某个环节列入服务清单。二是中介服务清单与权责清单比对,避免中介服务事项漏项。三是中介服务清单与涉企收费清单比对,进一步完善补缺。四是与上级主管部门的“新两单”比对,力争相同事项和对应事项的名称、依据统一。公共服务清单与省直部门对应计297项,与市直部门对应计446项。“四比对”既确保了“新两单”的准确性,也倒逼部门进一步规范和完善权责清单。

(四)把好进度关。根据市“新两单”工作进度,及时调整我县工作安排时间表,采用挂图作战,层层传导压力,激发审核人员工作潜力。利用“三单一表”形式,每周快报,督促工作跟进落实。结合市编办周调度会最新进展,总结经验,安排部署下周工作重点,及时吸收利用先进经验、方法,如我县根据市编办总结的公共服务事项预审“五要素”和中介服务事项预审“八看四查”,进一步强调审核细节与流程,提升审核效率和准确性。真正做到“甩开大步,跟上脚步”,按时保质完成“新两单”建设。(黟县编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