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安:脱贫攻坚展新景

访问次数: 1825                        发布时间:2017-09-30

[字体: ]

    作为全省贫困人口最多、分布面积最大、扶贫任务最重的地区之一,六安市近年来结合自身实际,探索扶贫方式,创新扶贫模式,精准扶贫落到实处显成效。

  在六安市金安区横塘岗乡岗窑村,郁郁葱葱的桃林中,是村民们忙碌的身影。 “现在正是桃树田间管理的关键时期,施肥、修枝做得好,明年桃子丰收就大有希望。”银叶红毛桃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卢承勇告诉记者。

  金安区地处江淮分水岭,易旱缺水,不利于传统农业生产,却适合脆桃、葡萄等作物生长。“金安区江淮果岭规划实施面积约1500平方公里,涉及16个乡镇,主要种植金安脆桃、葡萄、山核桃、猕猴桃、蓝莓、草莓等品种。 ”金安区农委副主任潘圣余告诉记者,金安区共有25个建档立卡贫困村、近12000户贫困户、4万贫困人口从果岭的发展中受益,人均增收1000元以上。

  在桃林里,当地贫困户陈宜云干活很起劲,“之前替合作社种桃子,每年有上万元收入。这两年我学会了技术,今年合作社出面帮我流转了30亩土地,让我自己种桃子致富。 ”陈宜云告诉记者,树苗、农资和相关技术都由合作社提供,第一批桃子明年就能挂果,预计每亩能有4000多元的收入。

  产业扶贫最重因地制宜,目前六安市重点在南部山区打造以茶叶、竹笋、中药材为主的“大别山茶谷”,在中部江淮分水岭地区打造以脆桃、猕猴桃等各类果园为主的“江淮果岭”,让产业脱贫接地气、接政策、接农户、接科技、接品牌、接市场。全市累计在178751户贫困户实施特色种植养殖业扶贫项目,在243个贫困村和82327户贫困户实施规模特色种植养殖扶贫项目94786个。

  来到金安区横塘岗乡黄墩村柳抱丝农业种植养殖合作社,远远就听到鹅鸣声。

  “咱们这里养了1600多只霍尔多巴吉白鹅,全部是周边贫困户的。 ”合作社负责人张务清告诉记者,合作社有33名社员,全部是当地贫困户,以鹅苗入股合作社,年底参与分红。 “贫困户养50只鹅,每年至少可以获得合作社分红1500元以及政策补贴3000元。 ”

  针对当地北部沿淮和中部分水岭地区人口密集、土地紧张等情况,六安市创新养殖业扶贫模式——合作社代贫困户集中养殖,实行圈舍统一管理、粪便统一收集、疾病统一预防,避免了原本散养存在的环保和疫情风险。

  近年来,六安市在精准扶贫领域,因地制宜、因户制宜、因人制宜,完善“四项清单”制度,使得措施跟着清单走、项目跟着措施走、资金跟着项目走,努力做到扶到点上、扶到根上。

  结合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改革和“三变”改革。六安市探索出“资产收益型”扶贫模式,在霍山县太阳乡,杨家河村、双河村利用扶持的100万元参股观音岩水电站,为20多户无劳动能力的贫困户每年每户提供3000元固定收益。

  创新实施“普惠+特惠+特色”的金融扶贫模式,霍山县开展村级“互助资金项目”,目前村级扶贫互助协会发展到70个,资金规模达3045万元,直接受益贫困户10746户。

  在各领域的不断创新,使六安市补齐了扶贫工作中原有的短板,解决了贫困户脱贫的一个个老大难。预计今年全市有228个贫困村出列、12.755万贫困户脱贫。

  912日,金安区孙岗镇何大楼村村民何宗春和妻子毛成华把瘫痪在床多年的老岳母许纯银推到户外晒太阳。

  “今年4月份开始,我们镇上大力开展‘扶贫与家风共建’活动,何宗春放弃了在外打工的机会,回到老家和妻子共同赡养老人。”孙岗镇书记鲍远亭告诉记者,许纯银瘫痪在床6年,独居在自家老屋,女儿毛成华长时间照顾老人。 “今年开展扶贫帮扶与家风共建活动之后,何宗春和妻子商量,把老人接到了家中来照看。 ”

  孙岗镇65周岁以上贫困老人约占贫困人口的二成。有的贫困老人与儿女分户又分家后,出现了子女推诿扯皮、指望政府兜底的情况。 “开展家风扶贫,我们希望重树良好的社会风气,让子女重新承担起赡养老人的义务,一方面可以适量减少政府的负担,更重要的是让老人们享受更加幸福的晚年。 ”鲍远亭说。

  组织村街干部、党员联帮户、志愿服务者进村入户,一对一地讲解宣传孝德家风,动员子女签订赡养协议;司法所制定统一的赡养协议书模板,规定子女共同支付父母赡养费用,推动贫困老人亲情供养的量化、合约化。以民风带村风、以村风带社风,如今,全镇已有264户签订了赡养协议。

  “怀孝心、践孝行”,扶贫帮扶与家风共建活动逐渐在全市各乡镇推广普及。(记者 袁野 夏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