亳州市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助力政府职能转变

访问次数: 1457                        发布时间:2017-10-20

[字体: ]

2014年以来,亳州市以权责清单为基础,全面整合数据资源,推动互联网与政务服务深度融合,在全省率先建成并不断完善网上办事大厅,实现政务改革由1.0版向4.0版升级。截至目前,网上办事大厅累计受理申办事项624.1万件、办结544.6万件,日均受理1.7万件、办结1.5万件,群众满意率达99.99%

第一,打造清单升级版一是创新权力清单“颗粒化”2014年亳州市建立市政府部门权责清单。2015年,开展了权责清单回头看,对权力清单进行细化,形成了上下贯通、横向一致的清单体系。二是延伸责任清单监管链条。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党纪政纪规定,对不履行义务和造成不良后果情况进行细化分解,形成责任事项、追责情形、追责主体、追责依据和应付责任“五位一体”的责任清单体系。三是建成“两个新型服务清单”按照省政府部署,与省政府同步整体推进了公共服务清单和中介服务清单建设,实现了市县乡公共服务清单和市县中介服务清单全覆盖。

第二,强力推行网上办事。一是推进清单落地生效。建立清单云平台,将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公共服务清单、中介服务清单和行政收费清单全部纳入线上管理,实现了在线维护、在线审核、在线发布,实时调整的清单动态调整机制。二是坚持应进尽进对权力清单和公共服务清单中依申请类的8634项政务服务事项,编制了实施清单,全部实现网上运行,用“数据跑路”代替“群众跑腿”,确保群众一次上网,事就办成。除法律法规要求必须现场检验、采集指纹人像等事项外,一律不让群众、企业到现场办理,入驻事项全程网上办理率提升至98.6%三是打造口袋大厅完善网上办事大厅电脑版和手机版功能,申办者可以随时随地在线办事,办好的证件政府出资免费快递到家,真正打造了口袋大厅,实现了指尖办事

第三,全面整合数据资源。一是统一政府信息管理机构。亳州市整合分散在市政府各部门的信息管理机构,组建市信息局,统一管理政府公共信息资源,统一规划政府部门业务系统,统筹推进亳州网上办事大厅建设和智慧城市建设。二是建立政府“大数据库”。坚持“集中建设、授权使用”,打破“信息孤岛”,建立覆盖市县区的数据中心,凡不涉密政府部门的业务系统均要开放数据接口,将数据交换至数据中心。四是推进数据关联应用。数据资源的整合倍增了应用上的拓展,为市场提供数据支持服务。五是强化数据安全保护。安全可靠是信息系统建设的基本要求。亳州市开发了人脸自动识别验证系统,精准地实现人员身份真实性的有效核查,确保个人、企业和其他社会组织网上办事时的登录、操作和资金拨付的安全。

第四,实现政府职能转变一是变集中办公为集中数据。互联网+政务服务的推行,将以前传统的物理集中的办事大厅,变为通过网络联接虚拟的网上办事大厅,原在政务服务中心集中办公的265名工作人员,全部回到原单位,加强了急需的岗位,实现了向信息化要编制。二变慢车道为高速路。实行网上办事后,办事时限成倍减少,办事效率大幅度提高。三是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在行政审批中有许多需要到现场核查的环节,实现网上办事后,将现场核查时间纳入到总体办事时限内,以往是企业向审批部门预约现场核查时间,现在是审批部门主动向企业预约。四是变传统思维为互联网思维。网上办事大厅的成功应用提高了各部门对“互联网+政务服务”的认识,增强了在工作主动运用互联网技术提升工作效能的能力。

亳州推行互“联网+政府服务”3年来,政府工作方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群众的满意度长时间保持在99%以上,制度性交易成本显著降低,各类市场主体增长率连续三年位居全省第一位,政府部门职能转变取得明显成效,干群关系明显改善,推进了政府治理能力的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