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市着眼编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新积极推进编制周转池制度建设

访问次数: 2243                        发布时间:2017-11-07

[字体: ]

新形势下,机构编制刚性需求与严格控制态势并存,机构编制部门必须确保财政供养人员只减不增的目标落实到位。在现有政策下,部分高校和公立医院的编制数量无法满足专业人才配备标准和引进高层次人才的需求。为了适应形势变化需要,安徽省合肥市积极把握政策,紧紧抓住专业技术人员队伍这一人才建设核心,在做好试点工作的基础上,积极推进事业编制周转池制度建设,有效解决了高校和医疗卫生领域事业发展与编制供给不足的突出矛盾,实现了两大重点民生领域编制的精准投放。

资源共享共用,确保“有编进人”。按照“阶段性调剂、不调整基数、定时段平衡”的基本思路,建立“控制总量、盘活存量,人编捆绑、人走编收”编制管理新模式,依托机构编制大数据平台,统筹存量编制资源,收集闲置编制,打破行政区域、行业(部门)间壁垒,将编制所有权与使用权分离,实现编制资源“共享共用”,最大限度地发挥编制使用效益。去年8月合肥学院被列入首批编制周转池制度试点高校,获批周转池编制266名,主要用于引进副高或具有博士学历的高层次教学和科研人才。今年3月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肥西县人民医院被确定为全省首批公立医院编制周转池制度改革试点单位。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合肥市将试点范围延伸到所有市县所有公立医院。目前,市县11家公立医院共获批周转池编制合计3687名,社会化用人控制额度合计4590名,重点保障了医药卫生骨干专业技术人员编制需求。同时积极向省编办争取,通过编制周转的办法预计可增加中小学教师编制8290名,将有效缓解合肥市城区中小学教师严重不足的问题。今年8月底,在中编办召开的周转池编制试点工作经验交流现场会上,合肥学院、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作了典型介绍,受到与会代表的一致好评。

同步调整岗位,解决“有岗聘人”。周转编制不纳入试点单位编制基数,但作为单位设岗基数,实行单列管理。增加编制就相应增加了单位的岗位设置基数,特别是相应增加了中高级专业技术岗位的设置基数,满足了高校和公立医院聘任中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对岗位的需求。按照“一校一策”“一院一策”原则明确周转池事业编制人才标准,同步实施与事业编制管理岗位相衔接的岗位设置、职称评聘、人才招聘等工作。按照新核定的周转编制数,合肥学院教学系列正高级职称数增加86个,达到187个,副高级职称数增加79个,达到312个。市属8家公立医院可增加正高级岗位289个、副高岗位734个。

备案自主招聘,实现“有权进人”。合肥学院自主确立了特需人才的引进标准,全面启动了“1251人才计划”(引进德国10名教授、20名工程师、50名硕士、100名博士),同时加大柔性引进德国高端专家力度,与德国教授、科研专家开展合作研究。今年2月,省编办批复同意合肥学院首批使用74名周转池编制用于引进专业技术人才,目前该院已使用51名周转编制引进了一批海内外高端人才、领军人物以及科技创新团队。按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要求,建立社会化用人配套制度,坚持公开、竞争、择优的原则,简化公立医院人才招聘程序,由原来的审批统一招聘改为备案自主招聘,使用周转池编制遴选或招录人才入编管理的,由市编办向省编办上报用人计划并明确人才标准,经备案同意后组织实施,进一步扩大医院用人自主权。

编制周转池制度的主要特点是:控制总量、盘活存量,统一核定、单列管理,专项使用、实名管理,明确标准、动态流转,考核绩效、综合配套。它实现了编制所有权和使用权分离,用人单位“不求所有、但求所用”,较好地解决“有编不用”和“无编可用”结构性缺编问题。随着编制周转池制度建设的推进,存量编制资源得到盘活,编制使用效益进一步提高,编制正向激励和龙头牵引作用充分发挥,有力保障了公益服务需求,促进了合肥地方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合肥市编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