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安市裕安区编办权力运行监管工作纪实

访问次数: 1867        作者: ahjgbzw                发布时间:2018-01-24

[字体: ]

清单制度建设彰显成效 法制政府建设履职尽责

 

近年来,裕安区编办以推动全区经济和社会发展为中心,认真履行法制政府建设职责,在全区深化“放管服”改革过程中,充分发挥自身职责,牵头开展四项清单制度建设,促进政府履职尽责,通过近三年的努力,基本建成了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公共服务清单、中介服务清单,并通过每年清单建设动态调整,及时调整清单内容,夯实清单建设基础,为全区适应“放管服”改革,即将形成清单制度管理模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一、四项清单建设显雏形

按照“放管服”改革及区委、区政府法制政府建设工作要求,裕安区编办为四项清单建设的责任主体单位,通过近三年的努力,使四项清单建设显现雏形。2014年,按上级部署,区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办公室由区法制办调整到区编办,标志着区编办工作职能由粗线条的设计谋划层向精细化的建设管理层方向转变。2015年,完成了全区首批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建设,区直41个单位共保留权力2389项(不含子项),乡镇街保留权力事项3099项,编制责任事项15257条、追责情形15789条。权责清单的建设把部门的权力首次以清单形式展现出来,将部门的权力关进了制度的笼子,将部门的权责晒在阳光下,使政府部门行使职权更加公开透明,标志着全区政务工作朝着清单化管理模式迈开第一步。2015年秋,开展权力清单项目数据库建设,所有权责清单建设单位权责事项均纳入权力项目库统一管理。2016年,为加强对清单建设单位的管理,促进清单建设单位履职尽责,建立全区政府权力运行监管机制,集中制定了权责清单监管细则,明确了对政府部门充分履行职能的监管内容,并依据动态调整,及时完善监管细则,确定了政府权力运行“1+X”的运行监管模式,规范了政府部门行政行为,加强了对政府权力的约束和监督。2017年,继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进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省、市、区三级联动,将清单建设工作延伸到公共服务领域,开展了区乡两级公共服务清单和中介服务清单建设,全区87家单位按照政府“端菜”和群众“点菜”的模式对提供的公共服务进行自我梳理,为此各单位精简办事程序,补上服务短板,提升服务效能,分别制定服务流程,经审核、论证、会议决定至最终挂网公示,确定保留区级公共服务事项792项,乡级保留共性公共服务事项199项,确定区级中介中介服务事项79项,其中保留58项,规范17项,取消3项,转换1项。截至2017年10月,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公共服务清单和中介服务清单已完成初期建设,通过每年动态调整不断夯实清单基础,清单建设工作已成为全区“放管服”改革和法制政府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二、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开展行政审批事项清理规范。区编办通过开展对行政审批事项的清理规范,认真承接上级下放事项,健全管理机制,减少审批内容,压缩审批时限,通过精简、调整、衔接、落实,加大对政府权力的落实力度。2016年以来,通过清理,全区保留行政审批154项,减少 19项,减少率11%。推进行政许可权改革。制定并印发行政许可标准化建设方案,区政务服务中心根据事项办理服务性质,对政务服务大厅作了进一步的优化升级,对窗口布局进行调整、对资源进行了整合和优化配置,分类设置商事登记、投资建设、涉农审批、社会事务、公共服务五大功能服务区,力争使窗口设置标准化、服务项目标准化、服务效能标准化、为民服务体系标准化,流程管理标准化,服务规范标准化,为群众、企业和社会组织提供“一站式、一条龙”便利服务。制定行政许可事项目录清单。各单位按照(皖审改办【2017】2号)文件和省市部署要求,结合权力项目库和年度动态调整工作,对行政许可事项进行全面再梳理,梳理出行政许可大项172项,结合“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事项编制,对行政许可事项在名称、依据、数量方面进行再研究,各单位对行政许可事项具体问题向市对口单位进行反馈,目前裕安区在全省政务服务平台认领行政许可事项387项,经过相关会议研究讨论,形成最新的行政许可事项目录清单,在安徽省权力项目库进行了动态更新。

三、动态调整强基础

每年的动态调整是清单建设更加稳固,持久保鲜的有效方式。各部门依据法律法规和规章的变化,对清单进行定期动态调整。集中调整更新权责清单。各部门按照权责一致的原则,逐一厘清与行政职权相对对应的责任事项,健全责任清单,进一步明确责任主体,健全问责机制。及时更新权责清单,对清单内容进行了修改完善,并在政府网上公示。权责清单调整工作每年集中开展1-2次,遇有特殊情况随时调整。区编办牵头编制的行政许可事项清单使该区的依法行政、行政效能、营商环境进一步得到提升。根据“放管服”改革要求,2017年,持续做好权力事项的承接落实,今年以来完成了对权力清单、责任清单、行政许可事项目录清单、行政许可中介服务事项清单的动态调整。建立清单的长效管理机制。清单建成后,根据法律法规立改废释情况、机构和职能调整情况,及时调整清单内容,及时向社会公布,从而不断夯实了清单建设的基础。

四、清单制度体系逐步落地生效

1、简政便民。2016年,将清单运用于为民政务服务建设体系,建立了政务大厅集中办公模式,全区18家政府部门进驻政务服务中心集中办公。2017年底,区编办、区电子政务办、政务服务中心、区法制办通力配合,共同助推“互联网+政务服务”建设,实现了全区行政许可一网办理,为群众节省了办事时间。组织区有关部门(单位)深度梳理,确定了群众和企业到政府办事“零跑腿”、“只跑一次”和“跑两次”行政许可事项清单,初步确定“零跑腿”事项57项、“只跑一次”事项163项、“跑两次腿”事项166项。依托安徽省政务服务网六安分厅网站平台,推行行政许可事项网络公开办事流程、网上受理办理事项,节省群众、企业往返政府部门办事时间。

2、建设政务服务“一张网”。按照市委、市政府打造“标准统一、覆盖城乡、上下联动、功能完善、运行高效”的四级政务服务体系建设要求,高位推进区、乡、村三级为民服务体系建设。2017年上半年,我区建成1个区级政务服务中心和1个开发区政务服务分中心,22个乡镇(街道)为民服务中心和251个村、居(社区)为民服务工作站,基本实现为民服务体系全覆盖,打通为民服务“最后一公里”。确定了城南镇和苏埠镇及四个行政村为公共服务事项建设试点单位,预计2018年初,按照上级部署,公共服务事项网上办公办理模式将在全区推广运行。

五、权力运行监管工作任重道远

2018年,区编办、区权力运行监管室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按照省、市转变政府职能的重要部署,进一步推进“放管服”改革,自觉实施简政放权,同时,按照区法制政府建设的要求,围绕深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的目标,积极推进清单制度建设,夯实清单基础,重在助推清单落地生效,协调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创新工作方法,切实履职尽责。

1、夯实清单建设基础。针对前期清单建设存在的不足,进一步优化提升权责清单,规范公共服务和中介服务清单,使四单建设成果更加规范化、科学化、易操作,真正服务于民。

2、拓宽清单建设领域。将清单建设理念延伸到乡镇、村,探索“减证便民”举措。在开展新型清单建设的同时,积极拓展外延,借鉴已公布实施“证明类”清单的地方经验,在2017年对村级“证明类”事项清理基础上,进一步加强“证明类”事项清理工作。

3、加强清单落地生效。一是加强业务调研。自我剖析,查找问题,自我加压,补足短板。二是积极宣传推进。加强公开公示,拓展宣传渠道。三是结合“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及时调整认领清单内容,协同推进多网融合,为构建全省统一的政务服务专网,促进清单落地生效而不懈努力。四是加强督查检查。与各建设单位深度对接,适时组成督查组检查了解各单位清单工作运行状况和履行情况。

4、自我提升完善。十九大召开,释放了2018年全区职能转变面临更多的新任务,对清单建设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区编办要求清单建设工作者要在外树形象,内练素质下功夫,提升服务本领,切实担起重任。(六安市裕安区编办、裕安区权力运行监管室  李迎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