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落实法治宣传教育工作责任,认真贯彻“七五”普法规划,加快法治政府建设,提高全体职工与相关人员知法守法意识,市编办根据2018年全市普法目标责任分工,围绕机构编制法治化建设,突出重点,精准发力,扎实开展年度法治宣教工作。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完善普法机制。认真落实《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规定》,严格坚持“一把手”负责制,成立市编办法治宣传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由市编办主任担任领导小组组长,各副主任作为副组长,相关科室任成员。形成以主要领导对法治建设和法治宣传教育工作亲自部署、过问、协调、督办,各分管领导和责任科室在分工范围内相互配合、相互促进的普法机制。
二是制定年度计划,推动普法进展。结合市法宣办提供的2018年度法治宣传教育工作目标管理责任书和2018年市编办普法责任清单,市编办根据自身职能职责和实际情况,经领导小组研究讨论,形成2018年市编办法治宣传教育工作计划,明确普法对象、普法措施和任务分工,确保普法工作有序推进。
三是明确责任清单,提高普法精度。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各成员科室根据所承担职责,梳理本部门主管职责和牵头执行的法律法规(含党内法规)目录,列明普法对象、普法目标、普法措施、时间进度和责任人,制作2018年度机构编制重点普法责任清单。该责任清单区分不同受众的不同需求,采取不同普法形式,实现不同普法目标,增强系统内人员和相关部门办事人员法治素养,提升社会公众对相关法规的知晓度,提高普法精准度和针对性。
四是采取多维宣教,增强普法实效。采取集中学原文、参加轮训班和组织知识竞赛等方式,认真学习《党章》和党的十九大等精神,加强政治建设。以宪法修改为契机,开展《宪法》专题学习活动,树立宪法至上意识。开展“3·10”机构编制纪律教育主题宣传活动,深入宣传机构编制法定化。组织干部到基层共建街道、社区和村宣讲党的十九大和《合同法》等法律知识,增强基层群众法律意识。在开展机构编制日常工作中,进一步规范政府权力运行和监督检查,加强法治基层治理功效,推动法治文化建设。开展“互联网+普法”工作,充分利用微信、微博和电子屏等普法新媒介,创新普法方式,提高普法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