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城市四个“突出”扎实推进“证照分离”改革 着力破解市场主体“准入不准营”难题

访问次数: 1430        作者: ahjgbzw                发布时间:2018-08-07

[字体: ]

今年5月以来,宣城市扎实推进“证照分离”改革试点工作,着力破解市场主体“办照容易办证难”“准入不准营”等难题,持续创优“四最”营商环境。 截至2018年8月2日,该市两个试点开发园区已办理“证照分离”营业执照88张,办理涉改事项审批35项,“证照分离”改革推进工作走在全省前列。

一是突出市级统筹调度“一抓到底”。该市纳入试点改革的开发园区包括市本级和宁国市两家国家级开发区,改革事项共92项,其中省级以上部门审批和市县直接审批的事项数量相当。试点方案经省政府批准后,该市充分发挥市级联通省县的优势,突出市级统筹作用,建立“证照分离”改革联席会议制度,细化市县审批部门和两个试点开发区工作任务,建立台账制度、周报制度、通报制度,培训到底、调度到底、督查到底,有效保证了两个开发区改革措施上下衔接、齐头并进。

二是突出管用有效分类精准施策。以最大程度方便企业办事创业为导向,按照“直接取消”“实行告知承诺制”“提升透明度和可预期性”等五种改革方式,分类制定具体改革措施。针对直接取消审批的事项,强化取消后监管,引导企业自律管理。针对实行告知承诺制事项,制定告知承诺书示范文本和承诺办法等措施。针对提升透明度和可预期性事项制定审批审查细则,全面详细公布办理条件、申请材料、办理时限等信息,让企业“一目了然、心中有数”。截至7月上旬,该市已完成全部改革事项施涉及的告知承诺书示范文本及承诺办法、审批审查细则等措施制定工作,并在改革推进中充分吸收企业和社会各界意见建议,不断完善改革措施,切实提高改革措施的精准度和可操作性。自7月1日开始,市、县直接负责审批的49项改革事项已全部按照“证照分离”改革方式进行审批和监管。

三是突出事中事后监管创新监管措施。针对证照分离改革事项的具体情况和行业特征,逐项制定完善与“证照分离”改革相配套的事中事后监管措施,推进审批监管向合规监管转变。依托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部门协同监管平台-安徽)和安徽省事中事后综合监管系统,实现信息实时共享和工作联动,落实“双告知、双反馈”机制;完善“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推动部门联合检查,打造综合监管模式,充分运用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提高监管效率,积极解决多头执法、重复执法问题。

四是突出改革联动增强叠加共振效应。该市将“证照分离”改革与“互联网+政务服务”“最多跑一次”“多证合一”等改革以及“两难两多一长”专项整治工作有机结合起来,统筹协调推进,有效防止“各敲各的鼓、各唱各的调”,充分发挥改革叠加共振效应。以“证照分离”改革事项为突破口,在精简材料、压缩时限、优化流程、信息共享等方面先行突破,材料精简和时限压缩均达到五分之一以上,改革事项全程网办率和“最多跑一次”比率均达到90%以上,并力争在8月底前实现两个“四分之一”和两个“100%”。7月下旬该市文广新局在收到企业注册登记部门“双告知”信息后,及时与宣城经济技术开发区某需要办理包装装潢印刷品经营活动许可的企业联系,提前介入提前服务,该企业按照告知承诺制改革要求在提供原6项申请材料之中的3项后,当天即领取了企业设立许可证,办理时限比法定时限压减90%以上,受到了企业高度评价。(宣城市编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