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山古树

访问次数: 2082        作者: ahjgbzw                发布时间:2018-11-22

[字体: ]

    我带上几块锅巴作干粮,踏着朝阳向人迹罕到的大山深处走去,去寻找一棵树。因为几年前我在山上遇到一位采药的老人,向他打听过古树,他对我说,大树都在大山深处的原始深林里,那里有一棵很大的树,但路很远,也很不好走。为防止回来时迷路,走一段便用一个石块夹在一棵树的杈桠间作为记号。我沿着深山采药人的足迹,在丛林山崖间攀援穿行,越往丛林深处林木越稠密。 “不知晦朔”,朝生暮死的各类生灵。它们自洪荒岁月便在这深山大壑里相互依存,生死与共。如果我们人类不去打扰它们,它们将按照它们的自然生存法则继续延续下去,一直到我们人类也难以预测的遥远未来。

  我犹如穿行在远古山林野莽中一头警觉的野兽,像旧石器时代我们人类的祖先那样,小心翼翼,蜗行探索。深山莫测,林海茫茫,不辨南北,没有尽头,到处都暗藏着神秘的玄机,让人惊叹,让人眩目,让人惊悸。不知走了多长时间,我感觉有些疲惫,坐在倒下的,但仍然顽强活着的一棵大树的树干上歇息。阳光自林梢的缝隙直射我的头顶,已是是正午时分了。

  当我穿过这片丛林,翻过几道山崖,在四面崖壁围合的一块平地上,一棵苍郁高貌的古树昂然挺立那里,我的心情激动不已,哦,我终于找到你了!借助绳索,沿崖壁下到谷底,走近那棵大树。我生平从没有见过的这样高大雄伟勃发苍劲的古树。我手抚树干,仰望着树冠绕树数匝,用手臂丈量着它伟岸的身躯。它的主干在我围抱处直径约1.5米,树高大约30余米,峨冠溢彩,生机勃发,一点没有古树“载瘿衔瘤,藏穿抱穴”的病容,虬劲的根须一直延展到百米以外的河谷深处,真可谓“根抵盘魄,山崖表里”。我在大树前盘桓良久,冥思玄想:你有多大年龄?五百年?一千年?也许更长。莫非你就是庄子《逍遥游》记载的“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上古大椿的孑遗?正因为生长在这深山大壑里,像遁世的隐者,才躲过人世间一次又一次的浩劫。此刻,我想起童年,想起我家屋后的那棵古老的柿树,树干合抱,冠如华盖,亭亭玉立,年年枝繁果硕。柿树生长慢,能长那么大起码要两三百年,老爷爷说柿树是我们宋氏家族迁到舒城的一世祖亲手栽植的。我的童年就是在老柿树下度过的,那时粮食匮乏,每年秋季老柿树丰硕的果实,能为贫家换来救命的粮食,我能从那个年代活过来,也有老柿树的一份功劳。1958年兴办大食堂,我家四间茅屋被征用为大食堂的伙房,那棵见证我们家族兴衰的老柿树,被大食堂一排无情的烟囱喷出的烟火熏死了。“树犹如此,人何以堪! ”——在那个到处砍树烧炭大炼钢铁,叫嚣“留一棵树就是留一个敌人”的荒唐年代,我面前的千年古树,若不是生长在这大山深处,能逃过那场浩劫吗?

  我跪在古树前喃喃呓语:除了那位采药的老人和我,你还见到过别的人类吗?你的一生还有谁看过你一眼,问候你一声?有谁给你培过一锹土,浇过一瓢水?没有,你没有得到人间的任何关爱、呵护,却要面对千次万次的雷轰、电击,雪压、风摧,然而,你却生长得如此伟岸,活得如此富裕、充实、坦然。 “山川万物皆文史,阅尽沧桑自在身。 ”你是树中的旷古君子,你坚贞不屈的伟大精神,不慕浮华虚荣的高贵品质,疏而不群,离世独立的君子风范,让我们这些自称为万物“灵长”的人类自惭形秽。

  当我离开那棵古树回到寺庙里,虽然很累,却久久难以入睡,脑海里一会儿是山中的那棵古树,一会儿又是老家的那棵老柿树,后来迷迷糊糊走进一个古木丛林的世界里,到处都是耸入云天的大树,我回到了童年,在丛林世界里与许多小朋友们追逐游戏,一伸开背膀,我们就能和丛林里的鸟儿一样会飞翔,一会儿飞到这棵树上,一会儿又飞到另一棵树上,最后飞上了蓝天,俯看无边无际的丛林……

 

    信息来源:中安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