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的二〇一九年新年贺词中,1700余字的文字,共6次提到脱贫,并明确表示,“时常牵挂着奋战在脱贫一线的同志们。”并且给予了280多万驻村干部、第一书记们“工作很投入、很给力。”的高度评价。可以说,过去的一年,每一名扶贫干部都是收获满满的一年,而2019,是决胜脱贫攻坚的关键之年,扶贫干部更要做新时代的“追梦人”。
扶贫干部要在挑战中做一个“追梦人”。已故作家三毛曾说过:“一个人至少拥有一个梦想,有一个理由去坚强。心若没有栖息的地方,到哪里都是在流浪。”可以说,一个人不能没有理想,因为没有理想的人生,注定是苍白的。扶贫干部身在一线、来到一线,身系组织期望、时代使命。或许是从平原来到高原地区,或许是远离亲人,大多数从条件优渥的地方来到贫苦地区,即便是生活方式不一,即便是深度贫困地区贫困群众的思想不通,但是,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挑战,都不是退缩的理由,反而应该成为广大扶贫干部追梦的动力源泉。拔除思想之穷根,让每一个贫困群众都过上好日子,这应该成为每一名扶贫干部的梦想。
扶贫干部要在解决“三农”问题中做一个“追梦人”。解决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可以说,就解决了农村持续发展的问题。农业如何才能够强,农村如何才能够美,农民如何才能够富,在新时代,这是全党全国人民魂牵梦绕需要解决的问题。随着时代的变迁,农业人才在不断流失,一些地方的农村已经出现了“谁来种地”的时代难题,农民为了让腰包鼓起来,不得不背井离乡,最后造就了“留守儿童”“留守老人”等关系农村长远发展的社会难题。扶贫干部身在一线,在解决脱贫问题的同时,更应该打基础、立长远,多为农村出谋划策,多为农业发展找出路,让农村更有吸引力,让人才源源不断地回流农村,以此,才能够更大程度上避免贫困群众脱贫之后又返贫。这些,都不是一撮而就的,需要广大扶贫干部在追梦中不断前行。
扶贫干部要做新时代的“追梦人”,牢记时代赋予的使命,牢记党和国家的重托,牢记贫困群众的期待,去追逐一群人的梦想,帮助另一群人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文/田小典)
信息来源:中安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