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皖事:长征途中的安徽女杰

访问次数: 2719        作者: ahjgbzw                发布时间:2020-02-12

[字体: ]

  周东屏

  汪荣华

  林月琴

  在中国工农红军万里长征的队伍中,活跃着一个特殊的巾帼英雄群体,她们中有中央领导同志的夫人,有女干部,有普通女兵。红四方面军中女兵最多,曾编成妇女独立师,有2000多人。来自皖西的刘伯承的夫人汪荣华,罗荣桓的夫人林月琴,徐海东的夫人周东屏是她们的杰出代表。

  汪荣华:长征中收获浪漫爱情

  汪荣华,1917年1月生于安徽六安郝家集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1931年春参加红军,先后担任红军政治部的妇女宣传员,苏维埃政府少共妇女部巡视员、部长等,为创建鄂豫皖、川陕革命根据地作出了积极贡献。

  1935年8月初,根据中共中央毛儿盖会议精神,红一、四方面军编成左、右两路,沿草地继续北上。汪荣华被编入川陕省委组织的地方工作队随左路军行动。就在这时,红四方面军领导人张国焘出尔反尔,拒绝北上。在张国焘的高压下,左路军要往回开,南下川康,不得不二过草地。此时,川陕省委地方工作队解散了,汪荣华和另外十几名妇女被分配到刘伯承直接领导的总参谋部四局工作,这也使她与刘伯承有了更多的接触。

  二过草地比一过草地更艰难,一天,刘伯承看到汪荣华脸色蜡黄,步履艰难,让警卫员牵过马来说:“骑上吧!”汪荣华谢绝道:“首长更累,更需要骑马,我会跟上队伍的。”说话间,汪荣华硬是甩开双脚,加快了前进的步伐。刘伯承微笑着点点头,内心不无钦佩,想不到一个弱女子居然能和男同志一样艰苦转战几千里,而且表现得那么坚韧和坚强,联想到汪荣华做地方工作的泼辣和干练,在火线上抢救伤病员的勇敢和无畏,刘伯承心动了……

  到了宿营地,刘伯承处理完公事,按捺不住地提起毛笔,用工工整整的蝇头小楷写了一封信,表达了对汪荣华的爱慕之情,并嘱咐警卫员黄兴正当面交给汪荣华。汪荣华收到信后,心里怦怦跳个不停,可兴奋之余又有点七上八下,拿不定主意。她知道刘伯承是红军高级将领,能征善战,而自己只是一个年仅19岁的普通农家女,与刘伯承比起来,不论资历和学识都差得很远,能合适吗?后来,他们第一次相约,汪荣华就把自己的顾虑说了出来。刘伯承一听,朗声笑道:“这有啥子关系嘛!我家也是穷苦农民,祖父还当过吹鼓手。为此,我考秀才还被县官赶出了考场。正因为我们穷,才出来革命,才走到一起来了。我们的结合是自由恋爱,只要我们有共同的理想和思想基础,志同道合,就能永远战斗生活在一起,白头到老。至于文化水平低一些,可以学嘛。你自己努力,我尽力帮助。”一番推心置腹的话语,让汪荣华疑云顿消。

  1936年7月初,汪荣华和刘伯承举行了简单的婚礼,幸福地走到了一起。在随后近半个世纪的漫长岁月里,汪荣华一直陪伴在刘伯承身边,成为他的亲密战友和终身伴侣。新中国成立后,汪荣华曾任中央军委办公厅顾问,全国政协常委。

  林月琴:雪山草地历艰险

  林月琴,1914年1月生于安徽金寨南溪镇一个小商人之家,1931年参加红军,曾任边区儿童局局长。长征途中,林月琴任红四方面军总部女政工兵营营长。妇女工兵是搞运输,她们背粮食、背弹药,一路上翻山越岭,涉水过河,还常常碰到敌机轰炸。在川西北的崇山峻岭中,身体健壮的男子汉空着手一路走来都很吃力,何况这些肩背重负的年轻女子?

  长征路上,最难的是爬雪山,过草地,可张国焘的错误路线竟使林月琴和她的战友们三过草地,两翻雪山。草地荒无人烟,纵横600里。草地上天气阴晴不定,反复无常,忽而晴空万里,忽而狂风大作,忽而细雨绵绵,有时还会噼里啪啦来一阵冰雹。一天午夜,高原的寒风裹着雪花向露营的战士们袭来,寒彻肌肤,林月琴穿着阴冷潮湿的衣服,经寒风一吹,瑟瑟发抖,第二天便发起了高烧,几天几夜昏迷不醒。在战友们的护理下,林月琴靠着顽强的生命力硬是挺了过来。

  第二、三次草地行走,红军吃粮更加困难,筹集到的仅是一点青稞麦。林月琴和她的战友们一颗一颗地数着麦粒吃,一小把一小把地省着麦粉吃。行程未及一半,青稞麦就吃完了,只能靠挖野菜、采蘑菇、煮牛皮充饥。当时,数万大军几乎都断了粮,到后来连野菜都难以找到。前面的部队把嫩叶摘光了,后面的人员连草根、梗子也煮着吃,许多战士因误食有毒的野菜而牺牲。在饥寒交迫的情况下,衣衫褴褛的红军女兵们顽强地行进着。有时,为了鼓舞士气,她们还乐呵呵地编了这样的歌谣:“一把青稞半把面,没有开水凉水拌,黄花野菜加小蒜,和在饭里味道鲜。”

  1936年春,因张国焘南下行动计划失败,部队折向川康边转移。林月琴率领妇女工兵营随部队接连翻越了夹金山、折多山、党岭山等几座大雪山。雪山平均海拔4000米,山上终年积雪,空气稀薄,风暴、雪崩不断。到了夜间,寒风怒号,大雪弥漫,气温达零下二三十度。由于高寒缺氧,越往上走,越觉得头昏脑涨,四肢无力,气都喘不过来,只能一步一步地往前挪。一次,在半山腰,突然狂风大作,天地一片昏黄,积雪裹着沙石打得人睁不开眼,站不住脚。林月琴忙招呼大家卧倒。大风过后,又来一阵冰雹,栗子般大小的冰雹劈头盖脸地砸下来,砸得人身上青一块紫一块的。她们根本无处可躲,只能紧紧地抱在一起,任凭风吹雹打,毫不动摇。

  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后不久,林月琴被调到中央妇女部工作,1937年春被选派到延安中央党校学习。在此期间,结识了红军后方政治部主任罗荣桓,二人情投意合,最终结为伴侣。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林月琴陪伴罗荣桓征战南北。新中国成立后,曾担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主任办公室副主任,总干部部顾问,全国政协委员,全国人大常委。2003年11月在北京病逝。

  周东屏:不愿回家的七仙女

  周东屏,1917年生于安徽六安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1931年参加革命,1932年加入红二十五军,成为红军医院的一名护士。

  1934年11月,红二十五军由河南罗山县何家冲出发开始长征。领导决定全军老幼病弱的同志、女同志和全部伤员留下来分散隐蔽。当时,部队里的女同志仅有军医院的7名女护士,号称“七仙女”。一天,军医院政委苏焕清找到她们,发给每人8块银元作为生活费,让她们回家自谋生路,说这是军参谋长戴季英的命令。周东屏她们一听就傻了,“叫我们回去,回到哪里去?我是逃出来参加革命的,难道还要我回去当童养媳不成?”周东屏越说越气,把手里的8块银元狠狠地摔在地上。七位女战士气冲冲地找到戴季英,请求他收回成命。

  正当双方争吵得难解难分的时候,徐海东从对面稻田走过来,问明情况,笑着对戴季英说:“7个女孩子,不多嘛,她们既然有决心,给她们一个锻炼的机会有什么不可以呢?”“七仙女”破涕为笑。徐海东说:“你们先别笑,参谋长叫你们留下也有道理。这次部队走到哪里,走多少天都不一定,情况比现在想象得更复杂更困难,这可不比喝凉水那么容易,思想上要有准备啊!”周东屏响亮地回答:“早就准备好啦!男同志能做到的,我也能做到,我能经受住任何考验,决不掉队!”

  1934年12月,红二十五军长征进入最艰苦的阶段。一次,鄂豫皖省委在陕西洛南县庚家河召开会议,突遭敌军重兵偷袭,徐海东率部反击,将敌人击退。可红军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营以上干部大部分负伤,军长程子华、副军长徐海东均身负重伤。徐海东的伤势最重,一颗子弹从左眼底下打进,从颈后穿出,因失血过多,昏迷不醒。后虽经抢救,止住了血,但喉头仍被血和痰堵着,呼吸很困难。紧急关头,站在一旁的周东屏不由分说,毅然伏到徐海东身边,一口一口地将他喉咙里的淤血清洗出来,徐海东得救了。在此后的4天里,周东屏日夜守护在徐海东身边。直到第5天早上,徐海东才慢慢苏醒过来。此后两个月,徐海东经常处于昏迷状态,有时头肿得像笆斗,嘴巴张不开。每次一到宿营地,周东屏先给徐海东换药,然后慢慢地给他喂开水,灌米汤。在周东屏的精心护理下,徐海东的病情一天天好起来,而爱情的种子也在他们之间悄然萌发……

  1935年9月,红二十五军长征到达陕北。由程子华、刘志丹等人张罗,周东屏和徐海东举行婚礼,开始了甘苦与共的幸福生活。

 

    信息来源:中安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