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1日,习近平主席签署主席令,授予钟南山“共和国勋章”,授予张伯礼、张定宇、陈薇(女)“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
伟大出自平凡,平凡造就伟大。“荣誉勋章”彪炳史册,亿万同心共护华夏,人民英雄如同一座座时代丰碑,屹立在人民心间,指引着奋进方向。“荣誉勋章”在“大家”和“小家”之间、“大我”和“小我”之间、“大爱”和“小爱”间彰显忠诚担当,倾情绽放新时代耀眼光芒。
“全国帮忙,武汉能够过关!”——你我同根、守望相助,定能踏平坎坷成大道,斗罢艰险又出发。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84岁高龄的钟南山院士临危受命、全力投入到这场没有硝烟的战疫中去,敢医敢言、无所畏惧,靠前指挥、深入作战,在无数个雾气遮面的白昼、楼道穿梭的黑夜,诉说着“国家需要我们去,我们必须今天就去”的英雄故事。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从统筹推进临床诊治、重症救治、科研攻关到疫情防控,武汉人民同全国人民心连心、共命运,14亿中华儿女同舟共济、众志成城的磅礴力量来源于“我是党员我先上”的初心志,来源于“疫情不退我不退”的请战书,来源于“护岁月静好,为全国人民负重前行”的每位英雄。山川异域,风月同天。中国同世界各国携手战疫,信息公开、新闻发布、驰援海外……医护工作者在最美“逆行”中诠释“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最美赞歌,同绘你我同根、守望相助的最大“同心圆”。
“科技是支撑这次抗疫的中心力量。”——传承精华、守正创新,中医药特色优势为科学防治保驾护航。银针凭妙手,白衣秉丹心。张伯礼院士主持研究制定中西医结合救治方案,指导中医药全过程介入救治,取得显著成效,为国内外抗击疫情贡献中国智慧。武汉人民用“封闭一座城,守护一国人”的牺牲奉献为“与病魔较量”赢得主动,白衣战士用“国有危难时,医生即战士,宁负自己,不负人民”的医德赓续为科学防治赢得机遇,为患者铸就生命安全“铜墙铁壁”。病毒不分国界,疫情不分种族。在最全面、最严格、最彻底的“中国模式”下,中医药介入向世界展现“中国底蕴”的大同智慧和恢弘力量。白衣执甲,秉持科学态度,勇于创新,坚持临床和科研结合,中西并用,让人民吃下“定心丸”、注入“强心剂”,实现战疫“弯道超越”。
“我必须跑得更快,才能跑赢时间;我必须跑得更快,才能从病毒手里抢回更多病人。”——唇齿相依、患难与共,“渐冻”身躯压不倒、打不垮。金银潭医院张定宇院长从汶川抗震救灾、国际医疗援助到全国战疫,率先采集样本开展病毒检测,带病救治2800余名病患,为跑赢时间、病理研究创造了条件。习近平总书记说过,中华民族历史上经历过很多磨难,但从来没有被压垮过,而是愈挫愈勇,不断在磨难中成长、从磨难中奋起!张定宇隐瞒了自己身患渐冻症的病情,顾不上被新冠肺炎感染的妻子,依然奋战在守护生命健康的岗位上,闻令即动、勇挑重担,埋头苦干、英勇奋斗,用自己的“微光”照亮着患者回家的路,用行动证明了比病毒蔓延更快的是爱和希望。
“这一切都是该做的”——临危受命、堪当大任,一切行动听指挥,飒爽英姿显担当。口罩的压痕慢慢可以抚平,汗水浸透的衣衫亦能在太阳下晾晒,但唯独“唇齿相依、患难与共”的战疫记忆将永恒镌刻在人民心中,不可磨灭、不可动摇。“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授予者陈薇少将从北京小汤山医院、西非塞拉利昂到武汉,“和致命病毒短兵相接”抗争足迹遍布国内外关键领域、彰显在危难时刻。“军人就应该冲在前面”,是她把危险留给自己,把安全健康留给身边的人;“穿上这身军装,任何事情都是你该做的”,是她脚踏实地把每件平凡的事做好,在“平凡造就伟大”的精神境界和“一腔热血铸忠诚”的风骨气节中砥砺初心、高擎使命。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过往,我们共同走过,未来,我们携手向前,让英雄事迹汇聚成“民族脊梁”的精神谱系,家国情怀无限,“荣誉勋章”光耀巍巍华夏。
信息来源:中安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