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山县创新人才引进和管理模式扎实推进县级公立医院编制周转池制度建设工作

访问次数: 2264        作者: ahjgbzw                发布时间:2020-08-14

[字体: ]

    为深入贯彻落实推进全省公立医院周转池制度建设要求,进一步探索和改进新时代机构编制工作,在县委统一领导下,今年4月,由县委编办牵头,宣传部、卫健委、财政局、人社局配合,组织力量深入县中医院实地调研,听取医院工作人员意见,全面了解县中医院人员结构和编制使用情况。在深入走访调研、座谈讨论、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制定工作方案,落实省市部署,保障我县中医院编制周转池制度建设工作圆满完成。

    一是强化领导,紧密部署。5月27日,县委编委会议研究决定,成立霍山县推进公立医院编制周转池制度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并以县委编委文件印发《霍山县推进公立医院编制周转池制度建设工作实施方案》。《霍山县推进公立医院编制周转池制度工作实施方案》明确了建立公立医院编制周转池制度工作的总体要求、基本原则、推进范围、主要任务和工作分工、保障措施,推进范围是我县的两家县级公立医院,主要任务分三部分,一是建立周转池及进入标准和条件。二是建立周转池配套制度。社会化用人实行公开招聘进入员额池,建立员额池人员择优向周转池流动,周转池人员向自建池流动的单向动态流转机制,也可以使用周转池、自建池空编直接面向社会招聘,对紧缺人才简化程序进行招聘。三是明确周转池的管理与考核,周转池编制由县委编办负责管理使用,单列管理,不计入全县事业编制总量,周转期限一般为3年,每年11月申报使用计划,经批准后组织实施。

    二是创新模式,分步落实。6月10日,公立医院编制周转池制度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召开,研究通过了《霍山县公立医院编制周转池管理暂行办法》。按照“控制存量、盘活总量”编制精神要求,我县对周转池配套制度进行了创新设计,构建员额池、周转池、自建池三种人员管理制度,以周转池为中介,将优秀人才逐步纳入编制,同时保障员额人员待遇。根据《霍山县公立医院编制周转池管理暂行办法》规定,县中医院提出进入周转池、员额池人员名单,进行资格初审、公示后,提交县领导小组会议和县委编委会议审定,同意后向社会公示,并办理入编手续。省委编办批准我县中医院周转池编制131名,员额池131名,并同意2020使用周转池编制计划66名,县中医院灵活运用周转池机制,建立起权责清晰、管理科学、治理完善、运行高效、监督有力的现代医院管理制度,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卫生健康需求。下一步,我县将积极申报县医院编制周转池使用计划,努力推动县级公立医院编制周转池制度全覆盖,进一步保障医疗卫生体系人才队伍建设。

    三是优化结构,成效显著。针对县级公立医院编制人事管理上的多样性与复杂性,我县改革坚持公立医院公益性为主要目的,通过公立医院编制周转池制度建设,破解医院编制供给不足、人事管理不规范、人才激励机制不活等结构性矛盾,建立规范管理、使用审批、动态调整、激励导向的编制管理新模式,为建设高素质人才队伍和高质量医疗服务平台提供编制和人才保障。统筹县级公立医院自建池、存量编制的周转池和社会化用人的员额池,从县情实际出发,形成了人员结构优化、人员进出顺畅、激励作用明显的人事管理制度,同时兼顾医院的社会化需求,为进一步深化医疗卫生制度改革提供了体制机制保障,推进新时期县级公立医院发展迈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