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天长市始终把营商环境建设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头戏”,通过着力改进部门履职方式,营造亲商、爱商、惠商浓厚氛围,有力促进全市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2019年度在全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分类考核中获第一、滁州高新区在省级以上开发区综合考评中位列第三;今年1-9月,主要经济指标位居全省十强县前列。主要做法是:
一、便民利企,政务服务行为不断优化
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在优化政务服务措施上做好加法,市政务服务管理局等部门着力抓好省、滁州市创优营商环境提升行动方案贯彻落实,实施“一网、一门、一次”“三个一”审批制度,开启7×24小时不打烊自助服务,设立长三角“一网通办”专窗。在方便企业群众办事上做好减法,市市市场监管局等部门全面推广容缺后补、预审代办等便利化措施,推行“多证合一”“多规合一”,办理环节压缩30%以上,申报材料减少59%,平均办理时限从法定20多天压缩到3个工作日内,开办企业一日办结。截至目前,全市民营企业达19985家,逆势新增2243家,同期相比增幅19.1%;个体工商户达51060户,新增3600户,同期相比增幅12.49%,民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数量全省第一。
二、减负纾困,市场主体活力不断激发
针对新冠疫情对企业带来的影响,出台减税降费、金融扶持、电力保障、跨境贸易、人才培训等政策,帮助企业纾困解难。着力减轻企业负担,市国家税务局大力推进税收便利化改革,通过压缩纳税时间、减轻税费负担、优化税后流程等多种方式减轻企业负担,用降成本的“减法”换取企业发展的“加法”。着力拓展融资渠道。市地方金融监管局积极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大企业信贷投放,持续开展政银担、税融通等,帮助760家企业解决融资需求。深化政银企对接,三次召开政银企专场对接会,52家企业与银行业金融机构签约。
三、精准帮扶,亲商助商力度不断加大
出台《2020年天长市深入开展企业帮扶“四送一服”行动方案》,市经信局等部门提出建立七大帮扶制度,开展十大帮扶行动,最大程度做到“一切为了企业,为了一切企业”,“数据多跑路,企业不跑腿”。领导上门帮,疫情防控期间,组织开展市领导送奖牌进企业活动,将2019年度三十强、三十佳企业奖牌送到企业手中,现场帮助企业解决问题。专题协商帮,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每季度主持召开企业座谈会,研究交办企业反映问题,市作风办跟踪督查问题办理情况,并及时向企业反馈。部门专门帮,市发改委、市企业帮扶中心等为企业办理项目申报、政策兑现、过桥资金申请等审批事项582项,解决问题356个。“两重”项目攻坚方面,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安排申报185个重大项目用地指标;高新区通过“腾笼换鸟”方式保障重点项目建设;市生态环境分局集中受理185个重点项目环评,已完成122个项目环评审批。
四、行业清源,公平竞争氛围不断浓厚
建立健全事中事后监管机制,对企业做到“无事不扰,有求必应”。切实维护企业合法利益,充分利用金桥商事调解和商会调解平台,开辟企业涉法涉诉问题绿色通道,对金额100万元以上借贷纠纷案件指派专人审理,强力解决涉企案件“执行难”问题。严查破坏营商环境行为,严厉打击扰乱市场发展、破坏市场经营的行为,依法查处“套路贷”、暴力讨债等涉黑恶犯罪、金融诈骗、非法集资和破坏金融管理秩序案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