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马上就办”的牌子在真抓实干中响亮起来

访问次数: 5135        作者: ahjgbzw                发布时间:2021-01-06

[字体: ]

    “马上就办”原本体现了干部服务群众、高效务实的工作作风。但《瞭望》新闻周刊记者日前在调研中发现,少数基层干部出现了走形式的“马上就办”现象:面对上级检查发现或者群众指出的问题,以解释、搪塞来达成“马上就办”,有时甚至不惜造假。这种形式主义的“耍嘴皮子”危害不小,反映了少数基层干部表态多于行动的不良作风和基层干部问责泛化等问题,实质是一些干部在问责考核棒下只唯上,不唯下。专家建议,引入第三方评价主体,把监督权、评判权真正交给群众。

  生活快节奏的今天,越来越多的人对“快”有了更多的需求,尤其是在大家意识深处的干部服务群众慢吞吞现象,导致他们的各种不便下,尤其需要在提速上下功夫。民有所盼,政有所应。“马上就办”就是针对新时期群众对办事提速的及时回应,这样的好声音出来,自然也赢得了群众的叫好声,但是好不好,不能只是在这里体现,更需要在群众是否满意上体现,如果“马上就办”只是噱头,越是声音响亮越是让群众不满意,要“口号响”“行动实”的“马上就办”才能提升服务群众的效率,赢得群众的点赞。

  “马上就办”不是口头上的“遮羞布”,而应该是推动工作落实的“千斤锤”。记者发现,当上级检查、暗访发现问题后,少数干部“马上就办”表态快,但落实解决无行动、无效果。这样的“马上就办”只是一种“耍嘴皮子”,也成为了干部工作上的“遮羞布”,看似是诚意十足,实际上就是在一种变相的应付工作,这样的一种心态只会阻碍工作的落实,让问题始终是问题。因此,要让“马上就办”变成现实,尤其需要把这变成“千斤锤”,要在跟踪调查上下功夫,确保言行一致,才能让“马上就办”办出好事情。

  “马上就办”不是作风上的“虚假病”,而应该是改变政府形象的“清新剂”。在基层,上级下来检查的时候,村支书还在一张小纸条上了解情况,自己心中都没有“明白账”的工作,怎么能够落实呢?“马上就办”沦为少数基层干部的口头禅,还因为存在着对基层干部问责虚化和泛化的问题。显然,正是因为自己身上没有担子、没有责任,才会在作风上出现了这种虚假的问题,不仅仅是给自己抹黑,更是损害了政府的形象,要加大对这种问题的整治力度,要让“马上就办”成为基层的一剂“清新剂”,要言出必行,才能真正地顺民心。

  “马山就办”不是制度上的“好摆设”,而应是帮助群众解题的“好口碑”。为了推动“马上就办”的好办法落实,很多地方把这列为了制度中的重要内容,这本身也是促进工作的好方式,然而在一些地方却成为了一种摆设,制度没有发挥出实际的作用,这就需要让“马上就办”既要在平时上下功夫,也要帮助干部减轻负担,让他们能够把心投入事业中去,自然能让“马上就办”落到实处,用实际的工作成效赢得群众的“好口碑”。

  马上就办是一种态度,办要办好才是一种结果。“马上就办”既需要党员干部有实实在在的行动,要发扬务实的作风,更需要有真抓实干的行动,要办出好结果,这样的马上就办才能真正地赢得群众的欢呼声。

 

    信息来源:中安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