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州市委编办“三管齐下”扎实做好人才工作

访问次数: 1157        作者: ahjgbzw                发布时间:2021-03-26

[字体: ]

近年来,池州市委编办充分发挥编制在人才集聚中的基础保障作用,创新机构编制管理方式,在机构优化、政策配套、人才引进及管理服务上下功夫,积极推动人才工作高质量发展。

统一思想,强化人才服务意识。一是健全人才工作机制。作为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始终将人才工作作为一项重点工作任务提上工作日程,紧紧围绕全市人才工作总体发展思路,与全办重点工作同步安排,同步考虑。二是夯实人才引进编制数据基石。不断健全完善全市党政机关、事业单位以及在编人员电子信息资料库,推进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从年龄、学历、性别等方面对数据库人才情况进行分析和研究,掌握部门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配备情况,分析编制配置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原因,为合理调配编制资源、服务人才队伍建设夯实基础。三是深入了解人才队伍现状。围绕市委、市政府的重大战略部署,结合党政机构改革、事业单位改革、综合行政执法改革等重点工作,多次深入有关单位开展调研,同时加强与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其他成员单位的沟通交流,通过调研和沟通掌握全市人才队伍现状,了解急需紧缺人才录用、流动中遇到的编制“瓶颈”难题,积极为人才强市建设提供编制支撑。

优化服务,为人才引进打造绿色通道。一是推进人才招聘及高层次、急需紧缺人才引进工作。出台《关于市直事业单位引进高层次、急需紧缺人才编制办理事宜的通知》,明确高层次、急需紧缺人才引进使用编制的原则、条件和步骤等。近年来已批复同意市农科所、市三院、市一中、市十一中、市特教学校等使用编制用于直接引进急需紧缺高层次人才。二是印发急需紧缺人才专业目录。为加快推进人才强市建设,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吸引更多的高校毕业生及急需紧缺的人才来池创新创业。会同有关部门印发《2020年池州市市本级事业单位急需紧缺人才专业目录》,包括医药卫生、教育、新闻出版、检验检测与鉴定、技术推广与实验、公共设施与管理、勘探与勘察等行业,保障了民生和社会建设等重点领域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需要。三是做好机构改革“后半篇文章”。结合新一轮机构改革,进一步理顺党委和政府人才工作职能部门职责,将行业、领域人才队伍建设列入相关职能部门“三定”规定,界定各职能部门在人才工作中的职责分工,形成了人才服务合力。跟踪了解“三定”规定执行情况,及时研究解决运行中的新情况新问题。

创新管理,推进公立医院编制周转池制度建设。一是实现编制精准投放,提供编制保障新模式。在省级统筹基础上,全面推行市县两级公立医院编制周转池制度,周转池事业编制重点保障医药卫生骨干专业技术人员。通过建立编制周转池制度,解决了多年来公立医院缺编缺岗位的问题,为公立医院引进、留住和培养高层次人才,推动公立医院加快形成人才标准科学、队伍梯次合理、激励作用明显的人才管理机制提供编制保障。二是畅通“绿色渠道”,落实公立医院用人自主权。市县公立医院可在省批复的周转池编制年度使用计划范围内自主使用周转池编制、在社会化用人控制员额总量范围内,可自主设置社会化用人人员条件并按有关规定组织招聘。近年来,已办理完成市县公立医院668名人员使用周转池编制工作。三是建立流转备案制度,实现人员动态流转。在公立医院自建池编制总量范围内,由卫健部门和公立医院根据省有关规定择优将已使用周转池事业编制的人员及时向自建池流转,使用结果报编制部门备案。市县公立医院已将周转池在编382名人员流转入自建池,发挥了统筹活化资源、集约高效使用编制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