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新芜经济开发区是芜湖市湾沚区“放管服”改革重点发力区域,更是我区经济发展的主阵地和产业集聚重要平台。为促进开发区体制机制创新,提高开发区行政管理效能,区委编办根据《关于建立省级以上开发区赋权清单制度的通知》(皖编办〔2020〕142号)要求,按照“依法合规、应放尽放、权责一致、承接有序”的原则,扎实推进赋权工作,不断激发开发区内生动力活力,优化营商环境。
聚焦精准赋权,实现有序高效承接。按照“能放则放、应放尽放”的原则,全面梳理赋权需求,结合开发区实际和权责清单动态调整情况,科学制定开发区赋权清单,确定6个区直部门24项行政权力作为第一批事项委托开发区实施。以区政府名义印发《安徽新芜经济开发区赋权清单的通知》。此次赋权的24项行政权力中按事项类型划分,行政许可15项,行政确认2项,其他权力7项;按赋权形式划分,区发改委、区市场监管局、区商务局共11项事项委托其派驻开发区机构或窗口行使,区住建局、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分局、区城管局共13项事项委托开发区管委会行使。目前赋权清单项目都已完成赋权事项承接工作,城市管理局和自然资源和规划分局已和新芜经济开发区管委会签订委托协议并发布赋权委托公告,启用行政审批专用2号章,并同步做好人员对接事项,安排业务指导培训。区直相关单位和开发区建立联动协调机制,加强对接,力争“放得好、接得稳”。坚持“谁审批、谁负责”“谁主管、谁监管”“谁行权、谁担责”,完善权责明确、公开透明、简约高效的事中事后监管体系,确保事项有效承接、工作高效落实。
聚焦主责主业,优化亲商营商环境。新芜经济开发区管委会服务园区企业1000余家,其中规上企业近300家,着力打造“一新一轻一重”产业体系,即航空临空产业、电子电器及健康生活家电产业和汽车零部件及高端装备制造业。近年来开发区以优化营商环境为宗旨,大胆创新,创优环境、筑巢引凤,深化投资领域“放管服”改革工作经验的基础上,以企业为中心,以落实企业投资主体地位为目标,着力破解企业投资项目报建审批事项多、耗时长、落地难等问题。积极推动政府职能转变,努力为企业创新创业提供优质服务。通过下放管理权限,集中、统一办理企业项目建设、生产运营等方面的行政审批服务,积极推行“互联网+政务服务”,“最多跑一次”等管理服务升级,提高办事效率,提升企业的获得感。
聚焦政务服务,实现园区事园区办。通过创新服务机制,运用信息化手段,落实“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的服务要求,经济开发区企业服务大厅实行“综合受理、一站式办结”服务新模式。按照“前台一窗服务、后台各自审批”的方法,实行“一窗受理、并联审批”,便于企业办理承诺事项和后续各项证照的审批办理,实现企业“最多跑一次”。截止2021年6月30日,企业服务大厅办理用地许可、规划许可证受理出证32件;完成施工许可证网上审批授权,现场受理审核4件,线上直接生成电子许可证;开发区管委会规建局完成15家企业城市污水排水、22家企业园林绿化、2家企业城市道路、3家企业城市照明行政许可。规划设计条件确认、建设工程规划许可、建设用地规划许可均可做到当天办结。企业不动产登记已完成网络线路搭建,近期即可以在大厅直接受理、出证。目前24项赋权事项除城市垃圾处置为便于统一管理仍由城管局负责审批外,95%涉企审批事项在开发区管委会直接办理,优化了办事流程,缩短了办事时间。从企业开办、项目立项、竣工验收、不动产登记均可在企业服务大厅直接办理或代办,基本实现“园区的事项园区办”。
聚焦创新融合,打造体制创新新业态。新芜开发区管委会坚持问题导向、聚焦薄弱环境、加快补齐短板,着力理顺开发区管理体制机制,深入融合涉企服务改革。将落实省级以上开发区赋权清单改革与开展投资项目承诺制改革、政务服务“综合受理、一站式办结”改革、互为要素,充分融合。采用“政府定标准,企业作承诺,过程强监督,信用有奖惩”的方式,将工业投资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时间由原来251个工作日缩短至目前的除公告外3个工作日,出台《芜湖市湾沚区涉企审批(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改革工作实施方案(试行)》,将与企业经营管理密切相关的市场监管、发改、环保、水务、自然资源和规划、住建、城管、供电、供水、燃气10家区级审批单位39项行政审批和证明事项实行告知承诺制改革,对项目的前期工作、审批流程等全过程进行流程重构,减少环节,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企业投资项目制承诺制改革流程,努力从多方面打破经济发展的瓶颈制约,推动改革创新取得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