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州市委编办把“我为群众办实事”主题实践活动作为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内容,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深入开展调查研究,优化编制资源配置,努力加强公办幼儿园教职工队伍建设,为推动学前教育高质量均衡发展提供体制机制保障。
一是加强调研摸底。宿州市委编办会同有关部门开展摸底调研,详细掌握全市公办幼儿园数量、分布、在园幼儿数、班级规模及现有教师结构,为重新核编工作提供了基础数据支撑。宿州市委编办充分发挥牵头抓总和督促协调作用,指导各县区根据文件要求,积极探索创新公办幼儿园教职工“管理团队编制保障法”路径,确定适合本地实际的核算方法。
二是创新编制核定。各县区积极贯彻“管理团队编制保障法”,结合自身实际,统筹考虑师资队伍、办园规模、在园幼儿数等因素,拟定了各自的核编方案。经测算,四县一区公办幼儿园编制缺口800余名。各县区通过内部挖潜、余缺调剂等方式统筹编制配置,补充幼儿园编制力量,同时把编制向农村偏远薄弱地区调剂,切实保障公办幼儿园教职工编制需求。
三是综合配套施策。在日常管理过程中,我市在严控机构编制总量的前提下,加大公开招聘幼儿教师力度,优先保障幼儿园用编需求。2021年,全市审核同意使用编制近500名用于招聘幼儿教师。针对部分地区空编较少的情况,鼓励采用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保障幼儿园保育员、保安及其他后勤服务等非教学岗位用人需求。各地教育部门结合公办幼儿园现有师资状况,及时将中小学富余教师转岗幼儿园任教,充实幼儿教师力量。实行集团化办学的公办幼儿园加大教师及管理人员在各园之间的交流轮岗力度。
宿州市创新方式核定公办幼儿园编制,落实了中央关于严控编制总量、有效节约编制资源要求,通过统筹管理团队和骨干教师,发挥优质教育资源辐射作用,满足了人民群众对“幼有所育”的期盼。但同时通过调研还发现我市公办幼儿园教职工队伍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作为欠发达地区,幼教岗位福利待遇等方面吸引力不够,幼教岗位吸引力较差。二是师资队伍相对薄弱,乡镇附属园部分教师由小学教师兼任,保教水平有待提高。三是因职业认同感、工资待遇等原因,造成幼师男女比例失衡。
办好学前教育、实现幼有所育,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党和政府为老百姓办实事的重大民生工程,关系亿万儿童健康成长,关系社会和谐稳定。下一步,市委编办将进一步探索公办幼儿园编制“集中管理、统筹调配”,“编制保障核心岗位人员+政府购买服务方式”等多种编制管理方式,同时会同有关部门优化教职工队伍结构、保障教职工薪资待遇,进一步加强幼儿教师队伍建设,推动我市学前教育高质量均衡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