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编办认真贯彻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不断优化中小学校机构编制资源配置,积极为全市教育事业发展赋能。
一是调整优化布局,满足教育发展需求。根据城市发展现状和教育布局调整需要,及时新设市秀山初级中学、市东湖小学等5所中小学校,增加优质教育资源供给,创新挖潜调增人员编制,满足重点区域和新建小区教育发展急需。及时调整市教育招生考试院、市特殊教育学校、市红星中学、市第七中学等内设机构设置,优化教育教学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二是统筹用编管理,保障教育队伍建设。坚持控总量、调结构、优质量,中小学教职工编制实行单列管理,专编专用,严禁挤占挪用,空出编制首先用于补充紧缺学科教师,逐步优化改善教师队伍结构。统筹安排全市中小学校用编进人计划,2021年共审核下达公开招聘、选调、免费师范生、定向培养乡村教师等用编计划219名,满足教育人才需求。开辟教育高层次、急需紧缺人才引进绿色通道,实行“一事一议”,采取“先进后出”等方式,加大优质教育人才引进培养力度。
三是实施动态调整,促进师资均衡配置。统一城乡中小学教职工编制配备标准,严格按照省规定的教职工与学生比核定市属和各县区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总量,统筹城乡教育资源配置。实行动态调编,每年会同教育部门根据学生数、生源变化情况,在总量内对教职工编制逐校进行精准配置,推动编制资源合理有序流动,解决区域间、校际间教职工编制配置不均衡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