汲取党史“营养剂”,让红色精神代代相传

访问次数: 1371        作者: ahjgbzw                发布时间:2022-07-05

[字体: ]

    党史学习教育无终点,必须常学常新、常态长效。

  各地常态化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七一前后,江西瑞金市“共和国摇篮”国家5A级景区人潮涌动,该市精心策划推出的“共和国寻根”“新长征溯源”“寻根红色中华、感受苏区振兴”等精品研学线路,连日来吸引了12万余名游客走进红色景区开展红色教育。同样,在北大红楼旧址设立的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革命活动纪念馆内,参观“光辉伟业 红色序章”主题展的游客和开展活动的党员群体络绎不绝,参观者通过了解李大钊、陈独秀、毛泽东等共产党人在京革命历程,重温党史、铭记初心。

  又一个7月来临,我们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101周年的日子。百年前,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创建了中国共产党,形成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这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伟大的建党精神,传承着生生不息的红色基因,是我们砥砺前行、奋斗美好的不竭源动力。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时期。越向前,越面临艰难险阻甚至惊涛骇浪。新的伟大征程上,无论挑战如何严峻,我们都要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从百年党史中汲取“精神营养”,咬定青山不放松,全力以赴走好新的“赶考”之路,以行百里者半九十的清醒不懈推进党和人民事业。

  精神丰碑光照千秋,永不褪色,遍布在各地的红色“遗产”是丰厚滋养、激荡精神的重要“课堂”。各地当把传承红色基因作为一门“必修课”抓牢抓实。在赣州,探索创新红色教育载体,涌现了黄柏乡、小布镇等一大批富有特色的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在吉安,实施井冈山革命博物馆国家级红色基因库建设试点,打造104个市级红色名村;在北京,利用中国共产党早期在京革命旧址,推出“1+9”主题展览,更好地服务党史学习教育,引领人们信心满怀脚踏人间正道、奔赴幸福美好。

  心有所信,感悟伟大精神之源。从开天辟地到改天换地再到翻天覆地……我们党走过101个年轮,已成长为一个拥有9671.2万名党员的世界第一大执政党。从“小小红船”到“巍巍巨轮”,从中共一大时仅有50多名党员到实现党员总数超过9600多万名……百年壮阔历程、百年非凡奋斗,我们党从小到大、由弱到强,照亮了古老国度的沉沉暗夜。感悟信仰,坚定信念,历史的革命故事总能激发强大的思想震撼。我们要赓续革命先烈未尽遗志,把伟大的事业永续推向纵深。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广大青少年当把学党史作为一门关键课程学好修好。回望历史,年轻的力量如柱,挺起了民族脊梁。邱少云牺牲时是26岁,雷锋牺牲时是22岁,刘胡兰牺牲时只有15岁……一代代年轻的革命力量前赴后继,他们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国家。进入新时代,广大青年扎根乡村振兴大舞台,抗击疫情最前沿,在创新创业中走在前列,以“青春”之名,赴“时代”之约。

  “涉深水者得蛟龙。”精神所在,就是血脉所在、力量所在。从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到遵义会议精神、延安精神,再到抗震救灾精神、抗疫精神、脱贫攻坚精神……不同精神丰碑高矗,构筑起中国共产党人宝贵的精神“谱系”。赓续红色血脉,共产党人依靠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坚强的斗争精神,越是艰险越向前,带领勤劳奋斗的中华儿女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发展奇迹。学好党史“必修课”,以红色教育启智润心、培根铸魂,把红色精神弘扬在新的征程上,携手创造更加多彩的明天。

 

    信息来源:中安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