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机构编制工作面临深化改革新任务,宿松县委编办针对年轻干部群体存在的“提笔畏难、调研浮面、沟通不畅”等成长痛点,创新提出预防“手足口”病的培养理念,通过构建“三位一体”能力提升工程,着力培养“提笔能写、问策能对、遇事能办”的复合型人才,为新时代机构编制工作高质量发展储备骨干力量。
建立“强手工程”,破解文字能力短板。实施“青蓝笔耕”计划,组建35岁以下年轻干部写作专班,建立“1名班子成员+1或2名业务骨干”帮带机制,开展季度“最佳公文”“优秀调研报告”评选。搭建实战练兵平台,借助中央及省市委编办信息平台,要求每人每月供稿不少于2篇;建立重大材料“揭榜挂帅”制度,2024年度已完成机构改革方案等5项重要文稿集体攻关。创新考核激励机制,将文字成果与职级晋升挂钩,2023年以来已有3名年轻干部因写作表现突出获得职务或职级晋升。
深化“健足行动”,根治调研虚浮顽疾。推行“三必到”工作法,涉及机构调整必到涉改单位、编制核定必到用人一线、职能划转必到服务窗口,2024年累计开展沉浸式调研50余次。建立“问题账本”制度,要求每名干部建立调研问题电子台账,实行“发现问题-分析症结-对策建议-跟踪问效”闭环管理,2024年度已解决公办幼儿园教职工编制保障等20多个难题。
实施“金口计划”,攻克表达沟通瓶颈。创办“编制大讲堂”,每月开展“我讲业务”微课堂,采取“骨干讲解+现场答辩”形式,2024年度累计举办政策解读、改革案例分享等专题活动6期。建立“三说”实训机制,在每月干部职工会上增加“即兴说思路、限时说方案、模拟说政策”环节,进行情景模拟练兵。组建“青年宣讲团”,在机构改革期间选拔4名优秀年轻干部深入部门、乡镇开展机构编制政策宣讲,作为实战化拉练。
通过两年实践,年轻干部队伍呈现“三升三降”显著变化:综合文字材料采用量显著提高,调研成果转化率有效提升,政策宣讲满意度持续攀升;同时,公文返工率显著下降,调研走过场现象明显减少,政策解释不清引发的咨询量持续下降。下一步,将重点推进“青苗淬火”年度行动,通过“5篇高质量佳作、4场出成果调研、3次有收获业务宣讲”的“543目标”,力争2025年实现年轻干部全员达到“五会”标准--会政策研究、会数据分析、会改革设计、会群众工作、会统筹协调,为机构编制事业持续发展注入源头活水。(撰稿人:余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