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属经营服务性事业单位转企改制工作
简报第二期
省属经营服务性事业单位转企改制工作简报
第 2 期
安徽省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
本 期 目 录
●省编办部署深化事业单位改革试点工作
●省编办举办省属经营服务性事业单位转企改制第一期业务培训班
●省编办下达今年第二批转企改制事业单位名单
省编办部署深化事业单位改革试点工作
日前,省编办印发了《关于深化事业单位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皖编办[2006]131号),对全省深化事业单位改革试点工作进行部署。《意见》强调,要按照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事业单位改革的总体要求,遵循有利于增强事业单位活力、有利于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协调发展、有利于建立规范有序的事业单位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原则,深化事业单位改革试点工作,探索和建立事业单位新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为下一步整体推进全省事业单位改革积累经验。
经营服务性事业单位转企改制是深化事业单位改革试点工作的重要内容。《意见》指出,要按照产权清晰、权责明确、事企分开、管理科学的要求,继续推进经营服务性事业单位转企改制,使之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企业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重点是积极探索符合事业单位行业特点的改制形式,包括股份制、兼并重组、出售转让、停业破产、中外合资合作等。《意见》要求扩大经营服务性事业单位转企改制工作试点面,各市、县都可以开展经营服务性事业单位转企改制工作,已开展转企改制试点的市、县做好总结完善和深化改革工作,未开展转企改制试点的市、县做好适时启动工作。
《意见》提出,深化事业单位改革试点工作还包括事业单位分类改革试点、国有事业单位战略性重组试点、搞活事业单位运行机制试点、乡镇事业单位改革试点和推进事业单位配套改革试点等试点内容。芜湖市、宣城市、合肥市和马鞍山市继续作为国家、省事业单位综合改革试点市,其他各市选择1-2个县(市、区)和1-2个行业或类型的事业单位进行分类改革试点,县(市、区)各选择2-4个事业单位进行分类改革试点。
《意见》指出,事业单位改革涉及面广、政策性强,既关系到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大局,又关系到广大事业单位职工的切身利益,因此,各地在试点工作中一定要高度重视,加强领导。要在各级党委、政府领导下,形成由同级机构编制部门统一负责、相关部门协调配合、试点单位组织实施的工作机制,以确保改革试点工作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意见》要求各级编制部门认真做好政策指导、组织协调和相关服务工作,加强与组织、人事、财政、劳动保障等有关部门的协作,制定切实可行的试点方案,认真总结试点工作的成功经验和做法,分析存在问题及对策,不断加以改进和完善。
省编办举办省属经营服务性事业单位
转企改制第一期业务培训班
为贯彻落实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皖办发【2005】26号文件精神,扎实推进省属经营服务性事业单位转企改制工作,
陈运才副主任在讲话中回顾了我国事业单位改革的主要历程和我省事业单位改革取得的成效。他说,我省事业单位改革主要体现在5个方面,一是以事业单位分类管理为突破口,促进事业单位机制转换,增强事业单位活力。建立了按事业单位职能确定单位类型,按事业单位类型划分单位性质,按事业单位性质确定经费预算形式的事业单位管理新机制。二是以实施事业单位租赁、承包、兼并、联合为手段,调整事业单位结构,探索国有事业单位实现形式新突破。三是以推进行业事业单位管理体制改革为重点,全面推进事业单位管理体制改革。主要有艺术团体管理体制改革、科研和设计事业单位改革、卫生管理体制改革、中小学和省属高校机构改革等。四是以农村税费改革为契机,全面推进乡镇事业单位机构改革。五是以经营服务性事业单位转企改制为内容,推进事业单位体制和机制创新。2002年以来,合肥、马鞍山等市开展经营服务性事业单位转企改制改革试点,取得了初步成效。
陈运才副主任强调,经营服务性事业单位转企改制涉及面广,政策性强,环节多,举办这样的培训班十分必要。他要求参加培训的同志静下心来,认真学习,准确把握政策,积极稳妥地推进经营服务性事业单位转企改制工作。
省编办、省人事厅、省财政厅、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省国土资源厅相关业务处室负责人分别就“省属经营服务性事业单位转企改制的组织实施”、“转企改制中职工提前退休有关政策”、“转企改制中国有资产产权转让、不良资产处置政策及操作流程”、“转企改制中劳动和社保有关政策”、“转企改制中土地使用权处置有关政策”等专题进行授课。合肥市编办介绍了该市经营服务性事业单位转企改制工作的基本做法和经验,并作典型案例分析。原省委组织部招待所(兰亭宾馆)等17家转企改制事业单位负责人、经办人及其主管部门有关处室负责人共70多人参加了培训班。
省编办下达今年第二批转企改制
事业单位名单
发:省直有关单位。
抄:省委、省政府、省人大、省政协,省直经营服务性
事业单位转企改制联席会议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