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去世的文化人物

访问次数: 6243                        发布时间:2010-01-07

[字体: ]

新华网上海12月22日专电(记者许晓青) 斯人已去,余韵犹存……2009年,有这样一些文化人物离我们而去,他们或以丰厚的经典著述启迪人,或以巨大的艺术魅力感染人。他们的离去,或留下了难以估量的精神财富,或成为“文化事件”,震撼人心。

    “中华一日陨两星”

    “中华一日陨两星,神州从此少二老。”7月11日,两颗学术巨星陨落。98岁的北京大学资深教授季羡林和93岁的国家图书馆名誉馆长任继愈同日驾鹤西去。未名湖畔、“国图”书斋,不再有二老的身影。学界扼腕——“他们带走了一个时代”。

    季、任二老皆是学贯中西、博古通今的大家。季先生早年留德,涉猎印度学、佛学,精通梵文、巴利文、吐火罗文等,辟文化研究之蹊径。任先生纵横于哲学、宗教学等领域,著作等身。自1987年起担任国家图书馆馆长长达18年之久。

    二老教书育人,开风气之先。季羡林先生创建了中国最早的东方语文系,培养了大量东方学专业人才。任继愈先生于上世纪60年代负责筹建了中国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在新中国的哲学界、宗教学界可谓“桃李满天下”。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在人生的最后一段历程中,季老酝酿提出“大国学”的概念,丰富中华文化的内涵,任老则钟情于整理古籍,造福后人。

    双星陨落亦引发学界反思。面对时下所谓的“国学热”“大师热”,真正的巨擘却往往不愿被戴上“学界泰斗”“国学大师”乃至“国宝”之类的“帽子”。二老的品格与他们的成就一样,启迪着后人的智慧与良知。

    文坛名士驾鹤西去

    “真名士者自风流。”2009年,人们难忘杨宪益、王世襄、梁羽生……这些在各自领域内独树一帜的名士们,如今已驾鹤西去。

    一位是“让西方人读懂《红楼梦》”的翻译大家;一位是人称“比故宫还要生动的‘活故宫’”,11月末,在不到一周时间内,年过九旬的中国著名翻译家杨宪益、文物专家王世襄相继谢世。

    杨宪益的一生,仿佛一部中国百年翻译史。有人慨叹,他几乎“翻译了整个中国”。在他的译作中,既有《离骚》《红楼梦》《资治通鉴》等传统典籍,也有《鲁迅全集》《芙蓉镇》等现、当代名家名作。他与夫人戴乃迭翻译的《红楼梦》三卷本,轰动中外文化界,为海外读者所推崇。

    在杨宪益去世5天后,他生前的好友、有“京城第一玩家”“活故宫”等雅号的文物专家王世襄也告别人间。“一虫一器见真情”,杨宪益曾这样描述老友王世襄。

    王世襄精通中国古典文学、书画、雕塑、金石、建筑等,所著《明式家具珍赏》等,被译成多国文字出版,成为中外收藏界的“鉴赏标准”之一。老人还倾力于中国观赏鸽研究,编著了《明代鸽经·清宫鸽谱》《北京鸽哨》等。其别具一格的学养,令人称奇。

    刀光剑影,纵览古今侠义。开中国新派武侠小说风气之先的“剑侠”梁羽生也于2009年告别了我们,享年85岁。年初,“梁大侠”病逝悉尼。他的“七剑”,他的《萍踪侠影》以及“白发魔女”等,至今依然被全球华人读者津津乐道。

    梁羽生平生有“三爱”:武侠小说、古典诗词和弈棋。如今,在“穿越文”“玄幻体”盛行的网络文学时代,有人感慨“江湖已无梁羽生”。

    艺术舞台痛失瑰宝

    2009年,中国艺术舞台痛失瑰宝——欧阳山尊、林连昆、李丁、李文华等老一辈艺术家相继谢世。

    95岁高龄、被誉为中国话剧界“活化石”的欧阳山尊先生于7月2日辞世。见证中国话剧百年之路的欧阳山尊,早在抗战时期就投身“文艺救国”洪流,并参加了延安文艺座谈会。1952年,他参与创建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此后长期担任北京人艺副院长兼副总导演。

    欧阳先生曾先后导演《白毛女》《春华秋实》《日出》等经典话剧。年逾九旬,他还曾亲自登台表演鲁迅的《过客》。他留给后人的是这样几句话——“我只是一匹不知疲倦的老马”“我愿做中国话剧最忠实的守望者”。

    同是在2009年,北京人艺的“老戏骨”、78岁的国家一级演员林连昆也与世长辞,戏迷为之痛心疾首。

    “半世纪台前高声演戏,六十载幕后低调做人。”林连昆是老舍《茶馆》里的吴祥子,也是《鸟人》里的三爷。《狗爷儿涅槃》《天下第一楼》里都有他的身影。其平民化的写实表演风格,出神入化,令人叫绝。“要演戏,先要学做人。”这是林连昆留下的一句教诲。

    2009年,另一位备受电视观众尊敬的“老爷子”——年逾八旬的表演艺术家李丁也永远告别了我们。这位以诙谐表演风格著称的长者,早年活跃于话剧界,还曾担任导演;晚年涉足影视圈,深受观众喜爱,被奉为“超级龙套”。

    以逼真饰演反派角色著称的李丁,在人们熟悉的电视剧《皇城根儿》《宰相刘罗锅》《康熙微服私访记》中,一直都是最出彩的配角,而在电影《天堂回信》《洗澡》中,“老爷子”也有精彩表现。80岁那年,老人在电视剧《守候幸福》中过了一把“男一号”的瘾,这部“封箱之作”令人回味无穷。李丁生前曾告诉演艺后辈这样的道理:“没有小角色,只有小演员。”

    在中国曲艺界永远甘当“绿叶”、常年与病魔搏斗的相声老演员李文华也于2009年离我们而去,享年82岁。上世纪80年代,李文华与姜昆这对相声“老少配”可谓家喻户晓,《醉酒》《打针》《看球赛》等名段久演不衰。昔日的“十大笑星”中就有李文华的名字。

    尽管李文华晚年长期受喉癌困扰,但依然不放弃自己的艺术追求,手术后他努力学习新的发声方法。去世前一年,他正式拜入相声大师马三立门下,耄耋之年仍不忘学习与传承,其勇气与信念,令人感佩。

    文化艺术的大幕起起落落,即将过去的2009年,逝去者留给后人的是思念,也是思索。

 信息来源: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