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人事部副部长:机关和事业单位将纳入养老保险缴费行列

访问次数: 1940                        发布时间:2010-03-08

[字体: ]

公务员养老金远高于企业退休人员的退休金双轨制在全国两会掀起热议。昨日,曾任国家人事部副部长、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的全国政协委员步正发向媒体披露,我国正在构建完善的养老保险体系,所有人、所有单位缴纳养老保险费和享受待遇将一视同仁,机关和事业单位将来都要纳入到养老保险缴费的行列

    步正发指出,现行养老保险制度只覆盖了一部分人群,还有一些如机关人员的养老、事业单位人员的养老等,都没完全纳入养老保险体系中。

    他表示,目前的工作是建立一个完整的养老保险体系,养老保险要求对所有人口全覆盖,并且要形成一个体制,不同类型单位相互之间的缴费年限、缴费金额等都可以转换,也就是养老保险跟人走

    “机关和事业单位人员将来都纳入到养老保险缴费的行列。步正发说,有关的养老保险体制正在研究当中,暂时没有具体实施的时间表。

    而昨日,国家发改委社会发展研究所所长杨宜勇做客某网站时,也透露了类似的信息。

    网友:呼吁多关注养老金双轨制的改革。

    杨宜勇:其实你们也不用呼吁了,中央已经在考虑这个问题,基本养老保险并轨会很快。但现在所谓的双轨制,是把基本养老的和公务员,混合型的养老保险,里面有基本的一块和非基本的一块合在一起来说。我敢承诺,基本的(那一块)很快会出台做成一样,但是公务员肯定会有年金,肯定会高一些,你们(网友)也要向企业提出来,要求建立企业年金,这是你们自己要做的,将来你们不要输在年金上。

    杨宜勇透露,基本的养老金应该会很快一致,一两年内肯定能完成。

    何谓企业年金

    企业年金即补充养老保险,由企业和员工共同交费构成。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是强制性的,任何企业都必须参加,但企业年金却是自愿的,有条件(效益好)的企业才建立。企业为职工缴纳年金,可在一定比例内享受税前扣除。目前,广东不少行业如电力、电信、银行等已为职工购买企业年金。

    退休金双轨制,公平吗?

    广东两位全国人大代表的观点针锋相对

    机关和企业的退休金双轨制,是本次全国两会上热议的一个话题。公务员退休金高于企业退休人员是否合理?双轨制是否有失社会公平?昨天,来自广东的两位全国人大代表就此亮出了针锋相对的观点。

    刘富才:退休前公务员收入低得多

    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省国资委党委书记刘富才昨天在小组讨论时,谈起政府机关和企业的退休金双轨制

    同样是正厅级干部,凭什么在企业退休只能拿4000元,当公务员退休则可以拿8000元,而且公务员工作期间还不用交养老保险?

    对这一诘问,刘富才举例反驳:自己是正厅级干部,每年工资、福利等加在一起有10万元,但同级别的国企老总,优秀的是80万元,最差的也有46万元。

    刘富才打比方说:假如两个人同时在50岁,我当国资委主任,他当国有企业的老总,我到60岁跟他一起退休,我只拿了100万元,他一般能拿600万元。退休后,假如我跟他同时在80岁死掉,我工资、退休金共拿到300万元;他退休后,一分钱不拿已经有600万元了。

    “这就是现状,你不能光呼吁拉平退休后的情况,也要考虑退休前的情况。刘富才感慨:有人告诉他,假如他一直在企业工作,现在工资加起来就有上千万了。

    陈国安:双轨制拉大群体差距

    “广州市一位副局级的公司老总退休金才2000多元!全国人大代表、广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陈国安道出退休金双轨制出现的一种怪相

    陈国安昨天在分组讨论时说:企业退休人员的养老金与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的养老金有天壤之别,这种矛盾很突出!

    企业按月缴纳退休金,公务员不缴纳退休金,可退休金反而最高。同样是退休干部,只是因工作需要分工不同,退休收入差距如此之大,理由是什么呢?

    陈国安说,两名大学生,毕业后你分配到事业行政单位工作,我分配到企业,或者你从行政单位调到国有企业内任职。一到退休的时候,官员退休金每月8000元,国企退休老总就2000元,这个落差太大了。

    陈国安称:我们说要有尊严地生活,可是,同是大学毕业、或同是部队转业,我退休是2000元,你退休是8000元,这能有尊严地生活么?他认为:养老金是每个人的养命钱,在某种程度上也是社会对一个人一生贡献价值的评价。这种属于国民收入再分配范畴的社会保障体系,在制度设计上首先应该注重保持社会稳定和维护社会公平,而不是拉大群体差距或带来更多的社会矛盾。

    政府工作报告强调,加大财政等在二次分配中的调节作用。陈国安代表认为:目前,养老、医疗等社保属于以公平为目的二次分配范畴,必须让二次分配尽快回归本意,人为制造双轨制有失公平。

 

信息来源:羊城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