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小川明示中国经济刺激政策退出前提

访问次数: 1817                        发布时间:2010-03-26

[字体: ]

    □决策层需看到确切的迹象或统计数据显示复苏态势良好

    □确定经济不会出现W形复苏

    □财政刺激政策应最后退出

    据上海证券报报道,央行行长周小川25日在出席美洲开发银行年会时称,如果能确信经济复苏,那么部分特别的刺激措施可以逐步淡出。而退出政策可以实施的必要条件同时还包括“确定经济不会出现W形的复苏,即经历当前的反弹后经济增长再度放缓。”

    周小川强调,中国政府考虑退出实施的刺激政策的前提,是决策层需要看到确切的迹象或统计数据,显示复苏态势良好。他同时表示,退出财政和货币刺激措施需要“先后有序”,“对于许多国家而言,财政刺激政策应最后退出。”

    无独有偶,欧洲中央银行理事会委员罗伦佐年初在谈到扩张性宏观政策的退出策略时,也坦言,复杂的财政政策程序具有很大的刚性,很难先于货币政策退出,货币政策一般来说具有更大灵活性。

    他还认为,中央银行最好不要陷入有关退出过早或过迟孰好孰坏的争论中,尤其是不要给出“较迟退出风险不大”的信号,否则会诱导市场参与者忽视风险,尤其是期限错配的风险,并预期低利率时期会比需要的时间更长。

    一位业内人士在接受采访时指出,如果退出策略采取逐步实施,则更容易进行沟通和被市场参与者所理解。他举例说,即使是非常小幅度的利率调整,都会使人产生政策出现某种形式变化的感觉,但如果与市场进行了充分的沟通,同时采取逐步退出的策略,可以使其对市场冲击降到最低。

 

2010年中国经济信号灯

    在高速轨道上运行了30年的中国经济快车,已进入一个异常关键的转型期。在此期间,如何适当的把握经济发展节奏,规范行业秩序,引导国民经济平稳顺利地度过“最复杂的2010年”,成为决策者今年工作的重心。

“红灯停,绿灯行,黄灯请你等一等”,这条简单的交规避免了无序和混乱。而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经济形势,中国经济该如何调控,才能不断优化经济结构,为长远发展打下更加牢固的基础?  >>>详细

    
宏观经济体检报告:开局良好 通胀可控
     从转变方式看中国发展四大着力点
     中国经济五大警示性风险 
     银监会:2010年保持监管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
     谢旭人:2010年将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 防潜在风险

 

温家宝答中国发展七问 呼吁不要打贸易战和货币战

     去年我们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就是要保持流动性充裕,贷款均衡可持续,但并未完全如愿。这说明我们在金融调控和监管上还有缺陷。

     有些不知情的人,以为是中国政府有意扩大信贷规模。事实上,这恰恰是我每天担心的。

     中国重视发展资本市场。即使最困难的时候,我们也没有放松资本市场改革。 >>>详细

专家观点:
巴曙松:就业率和赤字挑战经济复苏
“休克疗法”之父献策中国挑战
专家认为我国经济发展将进入“第二次转型”
经合组织专家说中国转变发展方式关键在技术创新

 

                 信息来源: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