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9年5月山东省政府机构改革方案被中央正式批复,我省政府机构改革正式启幕。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截至3月底各市区县改革应该全部完成,进入实施阶段。一向以“敏感”而蒙上神秘面纱的政府机构改革,进展是否顺利,成效又如何呢?
一根“红线”
上下衔接确保政令统一
以转变政府职能为贯穿始终的一根“红线”,此轮改革的调子由此确定。
大体来看,这是一场政府主导下自上而下的改革。由中央自地方,由省及市区县,乃至发达镇,此轮改革步骤紧密,有机衔接。
2008年3月,国务院机构改革启动。
2009年5月,山东省政府机构改革启幕。
2009年12月,菏泽市率先召开动员大会,打响了市区县机构改革的第一枪。此后,各市政府机构改革方案如雨后春笋,陆续出台,书记市长亲临动员大会,为改革前行鼓舞士气。
“作为单一制国家,我国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是一个有机整体,上下衔接,方能确保政令统一。”有关专家说,对于政府机构改革来说,借助政府力量自上而下强力推进,这未尝不是适应我国国情的有效方式。
17市的改革方案在获得批准后,并向社会公布。从公开资料看,绝大多数地市的改革方案均已公之于众。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截至3月底各市区县改革应该全部完成,进入实施阶段。
渐进式
稳定是改革的关键
17市的政府机构改革正在紧锣密鼓进行中。但从公众舆论来看,这场大变革的推进似乎有些波澜不惊。有人评价,这是一场稳健的改革。
济南市广播电台的一位记者感觉到了改革的迫近,周围的人讨论得很多,主要围绕以后采编新闻的方式是否要改。“听说要组建一个新闻中心,电视、电台资源共享,那以后岂不是要开口就是‘观众、听众大家好’了?”
但也仅止于此。更多牵扯在内的人认为改革总是要往好的方面进行,“现在大家该干吗干吗,不管怎么改活儿总是要干。”
还有一颗定心丸,凡是大的调整,大都按照上面的部署进行。“既然是‘规定动作’,就相应有一套较为成熟的运作方式,至少现在省里的对应部门已经完成改革了,有了借鉴的样本,”济南市文化部门一负责人称。
从17市的改革方案看,凡是上面规定的改革内容,都稳步推进,基本一致。比如人事局和劳保部门的整合,各市都组建了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而对于文化部门的整合也同样,几乎统一成了“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
尽管
“求稳,这是改革的关键。”其中一市级领导表示,大部制的改革,牵扯到部门整合和撤并,难度更大,因此稳定中逐步实现很重要。比如大文化体制建立,就要把几个原本独立的部门整合到一个机制中,人事关系、职位变迁、岗位流动等等,都需要考虑到。
做“减法”
一件事情一个部门负责
围绕转变政府职能的核心,通过大部门体制进一步理顺机构职责关系,尽量做到“一件事情一个部门负责”,成为本次改革的一大亮点。
这点在《意见》中有明确体现。“积极推行大农业部门体制、大文化部门体制等。”除此外,还加强人力资源统一管理,加强对工业的统筹协调,加快形成城乡一体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与之相对应的是一些大部门的出现。比如各市新组建的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将市经济贸易委员会除内贸管理以外的职责与市信息产业局的职责整合,划入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不再保留市经贸委、市信息产业局。
“把一些管理内容相同的事务交给同一个部门来管理,减少了交叉管理、重复管理和多头管理。”一家房产公司的项目经理王永说,他曾为审批一个项目跑了几十个部门,“大部制最大的优点就是简化了程序,提高了行政效率。”
事实证明,大部制的结果是,各地市政府机构再度“瘦身”,平均精简机构3到5个。比如菏泽市精简3个,烟台市精简了4个。其他各市情况大多相似,均按照核定机构数目制定改革方案。济南、青岛不得超过44个,其他各市不超过34个。
但大部制并非“合并同类项”那样简单。因此,相关的配套措施至关重要。
个性化
特色部门在各市出现
此轮改革,山东省为地方因地制宜改革预留了探索空间。“对地方政府机构设置的具体形式、名称、排序等,不统一要求‘上下对口’。”有关专家认为,这是历次地方政府机构改革中,给地方自主权最大的一次。
细细研究已公布的17市政府机构改革方案,记者发现,各市都在积极探索建立符合本地特色的机构模式,包括大农业、大交通、大文化等“规定动作”,也允许一个部门对口上级几个部门。
具体到山东,17市的改革,“有同,也有不同,一切从实际出发。”
为了打造管理更秩序的省会城市,济南市组建了市城市管理局,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与其合署。将市容环境卫生管理局职责、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职责以及相关部门的城市管理职责,整合划入市城市管理局、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
作为半岛蓝色经济区的龙头,青岛市则组建市公务员局,由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管理。另外把市盐务局调整为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的部门管理机构,并把市政府口岸办公室、市国内经济合作办公室等,升格为市政府工作部门。有关专家表示,这是针对蓝色经济区的发展需求所设置。
另外,这两个城市均把市政府调查研究室,更名为市政府研究室,并上升为政府工作部门。有关专家分析,这表明地方政府更加看重智库的功能,让其在决策中更好发挥参谋助手的作用。
而聊城则针对合理解决“三农”问题,组建了市农业委员会,设立市委农业工委,并由副市级领导任书记。
为促进新农村建设,推动城乡一体化格局的快速形成,滨州市把市建设局更名为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菏泽市则把市建设局更名为市城乡建设局,并把市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的职责划入市财政局。
东营,作为黄河三角洲所涉及的主要城市之一,在黄三角上升为国家战略后,改革发展进入关键阶段。改革中,市油区工作办公室退出政府部门序列,继续承担原有管理职能,油地校结合办公室与其合署办公。
从目前情况来看,地方政府从实际出发,从长远考虑,因地制宜操作,使这次改革更加符合实际,更能取得实效。
改革正在进行中,一切皆有可能。 (本报记者 郭静)
信息来源:齐鲁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