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做好新时期下的机构编制工作,切实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提供体制保障,湖南祁东编办着力在“五个创新”上下功夫:
一是推进机构编制管理理念创新。牢固树立抓机构编制就是抓生产力的思想,大力提倡创新精神,把机构编制工作作为上层建筑的重点、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工作来抓,努力以理念的大创新推动机构编制工作的大发展。积极倡导树立“编制就是法规”的法治意识,严格遵守机构编制各种法规政策,切实做到有令则行、有禁则止;对各种违背机构编制法规政策的行为,敢于坚持原则,善于抵制拒绝,不怕得罪人。把以人为本作为机构编制工作的出发点,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工作努力方向,在设置机构、划定职能、确定编制、审批用人条件以及人员进编时,努力使人的积极性得到调动,潜能得到发挥,才智得到显露。
二是推进机构编制管理运行机制创新。以政府机构改革为契机,从推动解决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矛盾和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出发,进一步明确各部门的职责权限,理顺部门职能关系,划清职责边界,规范行政行为。建立事业单位机构编制总量控制、有增有减的动态管理模式,强化机构编制部门对全县各级事业单位机构编制的管理职责,对全县事业编制的总量和结构进行调控,逐步建立起“管政策、管标准、管总量、管结构”的宏观管理运行机制。建立健全与组织、纪检、财政、人事等部门相互协调的约束机制,积极探索机构编制管理、财政预算管理和工资总额管理有机结合的宏观管理运行机制。
三是推进体制机制改革模式创新。充分利用机构编制杠杆,促进机构的优化、职能的科学界定和编制的合理配备,努力形成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保障。加快大部门制改革进程,按照建设法治政府、服务政府和廉洁政府的总要求,加快政府职能转变、理顺关系、优化组织结构、提高行政效能,通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着力消除制约生产发展的体制性障碍,不断激发发展活力。根据事业单位的职能,将事业单位进行科学分类。按照政事分开、事企分开和管办分离的原则,通过调整、剥离、转移等方式,对不同类别事业单位实施不同的改革。
四是推进机构编制管理工作机制创新。始终坚持机构编制“三个一”的审批制度,严格执行机构编制“五不准”,健全完善机构编制各项规章制度,加大机构编制规范化、精细化和标准化管理力度,建立机构编制管理长效工作机制。推行动态化的统一调控制度。对县直各单位的空余编制实行计划调控。行政机关用编原则上控制掌握在本单位空余编制的二分之一以内,事业单位用编原则上控制掌握在本单位空余编制的三分之一以内,其余空编由县里用做政策性安置人员、公开招考专业人才和领导干部备用编制。完善日常化的监督检查制度。探索个性化的管理机制。
五是推进机构编制服务意识创新。从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审视机构编制工作的定位,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进程中明确自己的责任,深入调查研究,根据实际需要自觉服务基层,服务群众,把管理寓于服务之中,转变就机构谈机构、就编制论编制的传统思维方式,努力实现从被动承办向主动参谋转变,从数字管理向职能管理转变,从单向思维向综合思维转变。转变工作作风,大兴求真务实之风,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实现“大干新三年,再创新辉煌”的目标任务上来,把精力集中到机构编制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上来,把才能发挥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上来,着力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湖南省祁东县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 谢长鸣)
信息来源: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