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丽水市遂昌县一部分群众最近向中新网记者反映,几年前,他们一共有60名事业编制国家干部还未到国家规定退休年龄就被当地政府强制提前退休,当时他们之中年龄最小的几位还只有48岁,更怪的是当初政府文件中对这批干部承诺过的一些保障待遇一直没兑现,反倒是这批干部三十多年前就一直盼望着的“农转非”梦想突然之间却“砸”了下来,使得他们本还想在自己村里享受土地补偿金的念头意外地又一下子幻为泡影。
中新网记者赶往遂昌调查, 遂昌县一些县级领导在接待记者时称:这情况很正常,不值得采访。
有编制的干部突然面临“提早回家”
例如,黄小达,1952年出生,1975年3月从部队退伍,7月份就被当时的遂昌县大柘乡(今已改为镇)革委会招干。又如,周保仁,1953年出生,1980年退伍,当年10月,就被当时的遂昌县三川乡招为乡水利员。
根据黄小达、周保仁等人的介绍,以及他们所提供的相关材料,中新网记者得知了他们所要反映的事情的背景以及事情发展的经过等详细情况。
根据我们国家现行法律和政策规定,男性年满60周岁,女职工年满50周岁,女干部年满55周岁的可实行退休制度。而按规定,要办理提前退休,需要县以上人民医院出具身体状况检查表,有病、不能胜任工作的,需个人书面申请和组织批准方可办理。
而像黄小达、周保仁等这60人,如果按这份文件,就符合了这一条政策。这60人中,有相当多的一批人其实际年龄其实还很年轻,但因参加工作早,符合了“工龄满30年”这一条款。
“株连”儿女 逼干部提前退休
然而,中新网记者却调查到,这次向新闻单位投诉、向当地法院起诉的就有60名干部,也就是说,“办理提前退休手续60余人”事后所有人都愤而投诉和起诉了。
那么,“全部填写了个人书面申请”又是怎么回事呢?
据黄小达、周保仁等人向中新网记者反映,当时随着这份96号文件下来的,还有他们单位领导的一些“口头指示”, “如果不办理提前退休,一切后果自负”,“不办理提前退休领600元/月生活费,停发工资”等等。
徐金花是遂昌县某乡镇的女文化干部,她对这份文件不理解,一直坚持着不办“自愿”提前退休手续。单位里就干脆给她下发了一份书面的“后果自负”通知。在强大的压力下,她只好“自愿”地办了提前退休的相关手续。
雷林贵和项敏生是遂昌县广电系统的干部。一开始,他们两人也不肯办。单位领导就找雷林贵单独谈话,说:你不办好,就不要出办公室。雷林贵到最后只好办了。而项敏生的儿子也在广电系统工作,一位领导就对他说:“如果不办理提前退休,连你儿子也一起‘退休’。”
政府文件在讨价还价中随意变化
但由于一直没有看到有关提前退休实施细则方面的具体政策规定,当时很多符合文件的干部仍迟迟不愿办理提前退休手续,并开始向上级有关部门反映,希望权威部门能给他们一个说法或能明示一个有关提前退休的规范做法。
为了让这些干部平稳地“自愿”提前退休,遂昌县有关部门后来发文给这些干部承诺了“保障待遇”。
但一些干部对县里的这些文件仍表示不理解。黄小达等当事人向中新网记者反映,几年来他们为此事已经上访了300多次。
也许是为更好地安抚这批上访者,
“政府文件下发后,原定条款可以随意变更,这是什么行政行为?”黄小达问中新网记者。
还有几位群众更是对中新网记者表示,政府下发的文件都可以随意变更,不仅不严肃,也意味着之前关于提前退休的一切文件都可以变更、撤销。当初的提前退休一事,出发点就站不住脚,不合法。
提前退休致每人损失十余万元
黄小达告诉中新网记者,他是1952年出生的,却被迫提早8年退休。
黄小达在中新网记者面前给他自己算了一笔账,8年,提前退休和没有退休相比较,算上工资、福利待遇、住房公积金等方面,共相差12万元左右。
12万元,是什么概念?黄小达说,丽水地可以说是浙江省经济最落后的一个地级市,遂昌在丽水地区,也是经济欠发达的一个小县,现在杭州市区楼盘房价均价已经超2万元,而遂昌县城房价是三四千左右。
黄小达还告诉中新网记者,当初政府文件中向他们承诺的相关“保障性待遇”其实也没有兑现。
黄小达说,那几年,遂昌县各事业单位职工每年都加了工资,但这些提前退休的事业编制干部们却是分文未加。于是他们又开始走访有关部门,尽管他们手中有当时政府承诺加工资的“红头文件”,但是这时候的有关部门就开始“躲猫猫”了。有说“应该按当初的文件办理”,也有说“这个问题我们在研究”,“这个问题我们一定会解决的”这些话。
“我们看不到有关部门解决这个问题的诚意,更觉得当初政府让我们提前退休是一场骗局。”黄小达说。
对此,遂昌县人事劳动社会保障局副局长赵宏华
另外,这60名干部中,林业系统的干部有14个人,据林业干部邓林森向记者介绍,在2002年,他们遂昌县林业局曾下文“遂林[2002]150号” 《关于乡镇林业工作站内退人员有关问题的通知》,文件公布了他们14名内退人员名单,里面还明确规定:内退的同志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由原单位给予办理正式退休手续。谁想到,到2006年,他们这批原属于内退的14名林业干部一下子也全部转成了“自愿提前退休”了。“这一来,造成我们每年2万多元的退休差别收入损失。” 邓林森说。
被强制农转非 苦笑“迟来的幸福”
周保仁告诉中新网记者,他是1980年退伍后就被当时的遂昌县三川乡招为乡水利员的。终于成为国家干部了,心里激动之余,却发现自己的户口还是在农村里,他就一直盼望着自己能“农转非”,他也多次向单位和组织上提过这个要求。
周保仁回忆说,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他的这个梦想还差点实现。他们水利局已经同意了,还把相关表格给他了,他填好后,局里也已经把它交上去了。可后来据说又不办了。
可这一次,这份“迟来的幸福”却突然就“砸”了下来,这可把周保仁和他老婆急了个半死。原来,这个时候如果办理农转非的手续,他就享受不到生产队卖田给予农村户口的6万多元的补偿了。现在,是农村户口吃香了。
可周保仁也没办法。原来,《中共遂昌县委办公室、遂昌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遂昌县乡镇事业单位机构改革的实施意见》(遂委办[2005]96号)文件中还有一条:“所有原农业户口干部职工均转为非农户口”。2006年1月,周保仁被迫办理了农转非手续。
和周保仁情况类似的还有好多。
工作热情无处发挥 叹岁月蹉跎
除了经济上的损失,被迫提前退休给这批干部带来的更多的是国家和社会人力资源、行政资源上的极大浪费。
据中新网记者调查得知,这批被迫提前退休的干部都是曾经活跃在遂昌县乡镇文化、广电、农业、林业、水管五个事业部门的骨干或者得力干部。他们一方面直接与乡镇、农村基层打交道,工作经验丰富;另一方面,他们都还风华正茂,还处于人生和工作焕发辉煌的时候。突然一下子让他们提早回家养老了,一方面这是国家和社会人力资源、行政资源上的极大浪费,另一方面,他们自己以及他们家人也一下子接受不了。
在与中新网记者的接触和沟通中,他们都普遍反映,那时他们就觉得自己浑身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劲头没处发挥。“到如今,已经5年过去了,真是资源浪费啊,也是蹉跎岁月啊,这是犯罪啊!”
戴养林,
他们接连给中新网记者指出了四五位当时才48岁、49岁就被迫提前退休的干部。
疑是官员想搞“政绩工程”
中新网记者在调查时注意到,遂昌县县委办公室、遂昌县人民政府办公室下发的《中共遂昌县委办公室、遂昌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遂昌县乡镇事业单位机构改革的实施意见》(遂委办[2005]96号)文件称,文件出台的依据是:“根据《中共浙江省委、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浙江省市县乡机构改革的实施意见>的通知》(浙委[2001]5号)、《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事业单位改革的意见》(浙政发[2001]68号)、《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畜牧兽医体系改革切实加强动物防疫工作的通知》(浙政发[2005]31号)、《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改革和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通知》(浙政发[2005]32号)等的文件精神”
遂昌县人事劳动社会保障局副局长赵宏华
中新网记者仔细翻阅了《中共浙江省委、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浙江省市县乡机构改革的实施意见>的通知》,发现该文件中并没有有关“提前退休”的内容及言语,文件中与本事相关的只有这么一句话:“精简事业单位人员编制,清理清退各类临时人员,减少财政供养人员。”
而遂昌这批干部都是有编制的国家干部,并非是“各类临时人员”。而且,他们被迫提前退休后,据说遂昌事业单位人员编制并未精简,后来反而还又陆续招用了一批人员。而这一点,是尤其让这些干部气愤和郁闷的。
而据中新网记者了解,在这批60位提前退休人员中,当时有一半以上是遂昌县农村工作指导员。根据《中共浙江省委办公厅、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建立农村工作指导员制度的通知》(浙委办[2004]10号)中规定:“要切实解决农村工作指导员的后顾之忧,农村工作指导员下派期间……如遇机构改革精简人员,不列入精简分流范围。”显然,按政策这些人中的大多数当时都不应该属于提前退休的范围。
中新网记者问这些干部:你们认为你们遂昌县政府部门当时出台这样的文件和政策是出于怎样的考虑或目的?
黄小达告诉中新网记者,为这件事,他们前前后后上访、找过遂昌县的各级领导,从县委书记、县长一直到相关局委的科长,后来他们自己通过各方面得到的信息总结出这么一个结论:当年县里出台这么个文件,源于县人事劳动社会保障局当时的一部分官员想搞“政绩工程”,想“往上爬”。因为具体策划、草拟、撰写以及具体操作、实施执行这份文件的是县人事劳动社会保障局。
黄小达还告诉中新网记者,当时具体负责制定96号文件的遂昌县人事劳动社会保障局局长朱小刚,后来就被提拔为遂昌县委办主任。再后来,朱小刚被调到邻县松阳县人民检察院当负责人。
县领导称:这情况很正常
黄小达等人告诉中新网记者,他们也曾上网寻找过相关资料,查了一下,“全国都没有这种事情的,这事情很荒唐的。”
27日上午,在遂昌县人事劳动社会保障局,中新网记者问接待记者采访的赵宏华副局长:“你们县里对这件事是怎么看的?是怎么样一个态度?”赵宏华副局长表示:遂昌县里对此事是很重视的,他作为县人事劳动社会保障局的具体分管这项工作的领导,一直对这些上访者做好相关的接访和解释、宣传工作,另外,他们局里在2009年也专门出台了一份文件,提高了这些上访者提前退休期间的薪级工资。赵副局长说:“相关的文件和政策要放到特定的历史环境下去考虑。至于提前退休政策,这是我们遂昌的一个优惠政策,也是个特殊政策。”
律师:该文件违法
中新网记者就此事采访了杭州吴山律师事务所的龚俊峰律师。龚俊峰律师了解相关事实后,告诉中新社记者,遂昌县县委办公室、遂昌县人民政府办公室下发的《中共遂昌县委办公室、遂昌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遂昌县乡镇事业单位机构改革的实施意见》(遂委办[2005]96号)文件,毫无疑问肯定是违法的,未到国家规定的法定退休年龄就要求他们提前退休,肯定是违法的,扣发停发工资,是侵犯了他们的生存权。至于政府采取的那些措施,不填表格就不能出自己办公室,是侵犯了他们的人身自由权。
中新网记者得知,遂昌这批干部已经向相关法院起诉,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关于此事进展,中新网记者将继续予以跟踪报道。(记者陈国亮 见习记者邵燕飞)
信息来源:中国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