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风和韵尽显全民体育风采--第四届全国体育大会开幕式侧记

访问次数: 2003                        发布时间:2010-05-17

[字体: ]

 

516,第四届全国体育大会在安徽合肥开幕。图为开幕式上“春光无限”大型文体表演。

    2010年5月16日晚,合肥市蜀山区安居苑小学的400名小学生在一个月准备之后,终于正式登上了第四届全国体育大会开幕式舞台表演少儿广播操。

    “练操虽然累,但大家都非常开心兴奋。毕竟这是家门口第一次举行这么大的比赛,我们很骄傲。我们是开幕式的表演者,更是全民健身的参与者。我们参与,我们更快乐!”安居苑小学大队辅导员、领队梁春蕾老师说。

    伴随着500名女大学生手举1000朵荧光广玉兰花朵跳起的“欢迎舞”,第四届全国体育大会在安徽省合肥市体育中心拉开帷幕。

    快乐旋舞、精神饱满。在绵绵的细雨中,参会的教练员、社会体育指导员以及来自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港澳地区、各行业体协的54个代表团、2个代表队的运动员在全场观众呼声中迈着矫健的步伐依次入场。流光溢彩、激情无限。在动人的音乐和灯光营造出的梦幻场景中,《春光无限》大型文体表演盛装上演,时而把人们带入烟雨氤氲的古风徽韵之中,时而又让人们感受到青春的张扬、热情的奔放。

    这是体育的盛会,人民的节日。

    它是隆重的。这个由国家体育总局、中华全国体育总会主办的与全运会、城运会齐名的全国综合性体育赛会,是我国非奥运项目的顶级盛会,是建国以来合肥市乃至安徽省承办的规格最高、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全国性运动会,也是体育大会首次在省会城市举办,更是全国各族人民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实施《全民健身条例》,努力推动我国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的新的时代背景下举办的一次全国性综合运动会。

    它是盛大的。大会共设34个大项,318个小项,比上一届增加了6个大项、50个小项,是历届体育大会设项最多的一届;而它的项目设置的群众性、参与性,不仅吸引了上万人直接参赛,更吸引着来自全国各地的普通百姓观众和游客。预计四体会期间,到合肥参赛、参会、参观和观光旅游的人员将达百万人次,很可能将创历届体育大会之最。

    它是朴实的。办赛原则厉行节约。在体育场馆建设上,充分利用现有场馆资源,“能维修使用的不新建”;在体育器材使用上,整合资源,“能租赁使用的不购买”;网上火炬传递,参与人群不受地域、时间限制,既节约了经费,又提高了群众参与面;开幕式演出,本地人才为基础,博采众家之长。

    它是创新的。司空见惯的金、银、铜牌及按名次录取的奖励体系取消,取而代之的是总奖励面达60%的一、二、三等奖,以及“破世界纪录奖”“破亚洲纪录奖”“破全国纪录奖”和“体育道德风尚奖”等奖项,调动运动员参赛积极性。同时,在办会模式上,发挥合肥作为全国重要的科教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和最具魅力会展城市的优势,充分吸收前三届的成功经验,创造性地以“赛”、“展”、“论”、“游”四大板块充实赛会内容,丰富了运动会格局,在体育大会的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它是带有浓郁地域文化氛围的。风从东方来,潮自皖江起。古风徽韵、薪火相传,铸就皖江千年风骨;汗青有名,史载千年,沉淀古庐州文化基因。铿锵的锣鼓声中,一展徽剧大观;皖山皖水里,走出笔墨纸砚。还有黄梅戏、花鼓灯,风情万种的姑娘,踏歌舞动乡音。

    更重要的是,它还是全民的。航模、轮滑、技巧,动感活力,激情四射;太极、象棋、武术,动静相融,蕴含无穷。普通民众不仅可以近距离观看来自国内顶级水平的表演和比赛,更可能与“大师”们面对面进行互动、交流。而为了赛事新建的一批场馆,也填补了体育健身场馆、场所的空间布局空白,将在四体会结束之后继续为民所用。如建在合肥滨湖新区的轮滑场,赛后将成为新区全民健身中心和全省轮滑训练比赛基地;建在合肥体校的全民健身训练馆,赛后将成为辖区居民全民健身场所和体校综合训练基地;建在合肥学院的综合体育馆,会后交由该校师生使用,并将成为经开区的全民健身中心。

    “能为开幕式表演我们心情很激动。开幕式很短,但是全民健身、快乐运动的传统,却会在开幕式之后、四体会之后继续传承。我们也愿意身体力行,带动更多的人参与其中!”参与了开幕式表演的合肥幼儿师范学院17岁的杨青青如是说。

    徽风和韵,活力中国!在春天的广玉兰里,浸染了千年徽风古韵的新都市奏响了新的节奏。那将是盛世的乐章,盛会的欢乐!

 

信息来源: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