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扬在平达乡上的一面旗帜:记基层宣传干部郑垧靖

访问次数: 1594                        发布时间:2010-06-18

[字体: ]

 

资料图:郑垧靖生前工作照片

 

郑垧靖获得的一些奖励证书

20091214凌晨,云南省保山市龙陵县平达乡党委宣传委员郑垧靖倒下了,倒在了寒冷的冬夜,倒在了他工作、生活了10多年的地方。

    一身迷彩服、一双黄胶鞋、身挎军用挎包,穿着这样的装束,10多年来,郑垧靖走遍了村村寨寨。为搞好烤烟移栽,他40多天没有回家休息;多次翻山越岭,他解决了8个村民小组34年的林权纠纷;村民种植石斛缺钱,他担保贷款让群众走上致富路;没有上下班、没有星期天,连节假日也都在乡下。妻子杨翠芝笑说他是个“工作狂”,女儿郑汶璐戏称他是个“大忙人。”

    近日,中共云南省委追授郑垧靖同志为“优秀共产党员”,并号召全省广大共产党员向郑垧靖同志学习。

  百姓心中的“保护神”

    2009年12月13,保山市龙陵县平达乡河尾村村干部召开民主测评会(暨第三批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专题组织生活会)上,郑垧靖作指导讲话时突发脑溢血,送到医院后抢救无效,不幸以身殉职,年仅38岁。

    “垧靖生命最后的六个月是在村里、是在农民家中度过的,我们忘不了他。”35,在龙陵县召开的郑垧靖先进事迹报告会上,平达乡河尾村主任陈开能哽咽地说。在报告会上,不少干部职工默默地抹着眼泪。究竟是什么,让一名普通的基层干部,牵动了那么多人的心,感动了那么多人?

    “殉职前,他还在筹备着要为我们村的烟农举办一次培训班,再带领村组干部到外地学习考烟种植。” 河尾村村民郑再留仍清晰地记得郑委员去世前两天对他们许下的承诺,他多么渴望这个承诺能够兑现。

    2008年8月11,平达乡的村民永远也无法忘记那惊心动魄的时刻。那天,平达乡小河村委会周边下大雨,造成山体大面积滑坡,河尾大沟16公里全线坍塌。郑垧靖临危受命,迅速成立了抢险指挥部,带着工作人员,冒着山体坍塌的危险,急速赶赴现场抢险救灾。到现场后,当他得知沟下还有312名群众尚未撤离。他果断作出决策,抢在山体坍塌前把身处险境的12名群众疏散到安全地点,并帮助村民转移了贵重物品。抢险结束后,郑垧靖又连续45天奋战在救灾现场,指导农户开展生产自救,并带着工作人员投入恢复重建和善后工作中。直到河尾大沟安全通水后,他才撤离现场。

    20093月,为了妥善处理好一起历时34年、涉及8个村民小组、面积6800多亩的“淘金河—龙拱山”山林权属纠纷。3个月的时间里,他多次翻山越岭,深入纠纷林地进行调查,查阅有关档案资料,全面了解掌握纷争现状。随后,他耐心细致地向群众宣讲政策、法律依据,与群众一起讨论研究调处化解方法和对策。经过数十次的调解,最终解决了这个多次调解无果的信访积案。今年62岁的河尾村中麦寨村民杨德全拿着自家的林权证书,谈起这起历时34年的林权纠纷时感叹地说:“这么多年来我们一直想合情合理、心平气和地解决这起纠纷,但都没有办到。是郑老师解开了这个30多年的结。”

    田间地头,崇山峻岭,农户家中,人们总能看见他那忙碌的身影,他那全心全意为基层群众办实事、解难题的韧劲,感动了乡亲们,被当地老百姓亲切地称之为人民群众的贴心人。

     妻子眼中的“工作狂”

    走进郑垧靖生前居住的地方——平达乡农业技术推广站三楼的一间职工宿舍。20平方米的小屋显得有些拥挤,一台老式电视机和一台电子琴安静地躺在房间里,电视机旁摆放着郑垧靖生前的彩色照片。小屋的墙上挂了三幅郑垧靖照的平达乡田园风光和优美的风景照片,一组破旧的沙发占据了小屋很大的面积。角落里,摆满了郑垧靖在下乡过程中捡回来的奇石。

    “他对自己很节俭,经常都是一身迷彩服、一双黄胶鞋。不过他时常会买漂亮的衣服给我,买漂亮的发夹给女儿。”郑垧靖的妻子杨翠芝回忆道。

     杨翠芝从桌子的抽屉里拿出了郑垧靖生前获得的一些证书和奖状,还有14本写满字的工作笔记。随手翻开郑垧靖写的《我对践行“三个一”的理解》一稿,记者看到了这样两句话:要珍惜眼前的一切,用最大力量尽力做最好的事;热爱自己的岗位,热爱自己的工作,始终牢记我们的宗旨是为人们服务,做好本职工作就是对社会最大的贡献,就是对社会最大的回报;要始终团结在一起,才能把火烧得更旺。

    郑垧靖一心只为工作。对工作、对群众他细致入微;而对自己、对家人他却无暇照顾。他和杨翠芝结婚多年,可郑垧靖从未带妻子和女儿出去玩过。唯一一次到昆明还是在杨翠芝的多次要求下,他才答应到昆明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检查身体。这是一家三口第一次到省城,也是最后一次。

    郑垧靖走的前两天,他还给了女儿郑汶路一百元钱过生日。没想到,这一百元竟然是他留给女儿的最后一次生日礼物,为女儿过的最后一个生日。

    “他没有上下班、没有星期天,即便是节假日也都在乡下跑着,春节也没有时间好好陪家人吃上一顿饭。”杨翠芝至今仍忘不了,每次郑垧靖下乡回家时,因腰酸脚胀用盐巴和茶叶泡脚时的情景;忘不了他疲惫时躺在沙发上,女儿为他捶背的摸样;忘不了他面对自己的责怪“嘿嘿”憨笑的傻样……

    20096月的一个周末,本该休息的郑垧靖像往常一样在办公室加班写稿件,当得知老母亲去世的消息赶回家中时,老人已说不出话了。“每每想到母亲离世时自己却不能在她身边,老郑总会拿着婆婆生前用过的梳子偷偷地流眼泪。” 虽然杨翠芝有过多次埋怨,可郑垧靖还是会义无反顾地去做。

    一身迷彩服、一双黄胶鞋、肩扛摄像机、身挎军用挎包走村串寨,这就是郑垧靖留给村民们的印象。

群众致富的“引路人”

    平达乡的村民记不清也数不清郑垧靖曾给予过自己的帮助,因为他们不知道从哪一天、哪一件事情说起。为了工作,他可以连续在外奋战40多天才回家;为了工作,他可以一而再再而三的失言与女儿。

    有一次,女儿学校要开家长会,郑垧靖事先答应了孩子要去参加,因忙于工作,结果误了时间,等他赶到学校时,家长会快要结束了,女儿为此回家大哭了一场。

    200945月,为了抓好烤烟移栽,郑垧靖连续40多天没有回家休息,只是趁着到平达街拉水管时才抽空回家换了身衣服。

    为了帮助、指导河尾村村民匡艳芬大力发展石斛产业的,郑垧靖多次奔跑匡艳芬家中进行耐心、细致地开导。在没有和妻子商量的情况下,毅然当起了匡艳芬3万元小额贷款的担保人。现在,匡艳芬家的石斛种植规模已由原来的5亩发展到了8亩,每年收入多达几万元。“这可比我原来种植小麦好多了。” 在匡艳芬的示范带动下,匡艳芬的哥哥、弟弟也加入到了石斛种植的行列中来,平达乡的石斛种植农户也越来越多。

    匡艳芬只是郑垧靖帮助群众致富增收的一个缩影,在平达乡,受益于郑垧靖的指导帮助而最终走上致富道路的人还有很多很多。

    “记得我第一次写新闻稿时,郑老师让我反复修改了7次才定稿。”平达乡文化广播站工作人员陈平凤说。正是由于郑垧靖平日对她严格要求,使她从一个不懂如何从事新闻宣传的“娃娃”,慢慢地变成了一个可以张口成文的优秀播音员。如今,由郑垧靖牵头创办的“平达之声”节目越来越受广大党员群众的欢迎。尤其是“民情热线”栏目,被群众亲切地称为农家的“焦点访谈”。

    “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金奖银奖不如老百姓的夸奖。”长期和群众打交道的郑垧靖,在老百姓心中占有沉甸甸的分量,他已经成为当地群众离不开的好党员,好干部,人们亲切地把他称之为致富路上的引路人。

    郑垧靖来自基层、扎根基层、服务基层,有一颗爱民亲民纯朴善良的心,视百姓为父母,待群众如家人,把群众的冷暖疾苦放在心上,把群众的安危贫寒装在手上,真心实意的为人民群众谋利益,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真情换来感动和信任,真心赢得拥戴和支持。

    也许人们会说,郑垧靖的故事朴实无华,他所做的每一件事只要是一个有心的人都能够做到。可是,正是因为这些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故事背后,让我们看到了一位优秀共产党员闪光的一面,他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记者 自建丽 汤恒)

 

信息来源:云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