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上,报告团成员、小岗村党委副书记赵家龙,小岗村“大包干”带头人之一严金昌,沈浩的哥哥、萧县杨楼镇人大主席沈明儒,凤阳县委组织部长周冬梅,省财政厅处长朱长才等先后发言,从不同侧面生动讲述了沈浩“两任村官沥血呕心带领一方求发展,六载离家鞠躬尽瘁引导万民奔小康”的事迹,还原了一个真实鲜活、甘于奉献、充满激情与智慧的感人形象,仿佛令人看到一位当代农村基层干部伟岸的身躯,感受到其崇高的人格力量。
秦皇岛市是全国首批14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我国北方重要的对外贸易口岸。
参加会议的秦皇岛市及该市海港区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干部群众和学生等千余人被楷模的事迹所吸引、深深地震撼,为沈浩精神所激励。该市社区支部书记孙爱静告诉记者:“聆听沈浩事迹,对我是一场难得的精神洗礼。沈浩在平凡的工作中,敢于创新,深入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直至生命最后一刻,值得我们学习。”与沈浩有着类似工作经历的海港区委副书记冯国林说:“沈浩身为一名省财政厅的干部,如果没有崇高精神,是不可能长期扎根艰苦的村官岗位。沈浩为了方便村民找自己,睡觉不闭户,这是奉献精神的具体体现。”沈浩精神催人奋进,本来打算3年任期满就离开农村的年轻的大学生村官王建奇,聆听了沈浩事迹报告后,坚定地表示:“沈浩在最基层的岗位上忘我奉献,在平凡的岗位上作出不平凡的贡献,是一个真正对人民负责的基层干部。我决心以沈浩为榜样,争取留在村官岗位,扎根农村奉献自己。 ”
报告会后,秦皇岛市海港区的部分机关干部、街道和镇村干部等和报告团成员还就如何发扬光大沈浩精神、立足岗位学沈浩进行了深入交流。国省道危桥年内全“康复”(上接A1版)从2006年起,我省开始着手对国省干线公路及重要县道上的408座桥梁进行加固,部分桥梁进行新建改建,累计投入资金超过4亿元。截至2009年底,国省干线公路桥梁2682座,其中四、五类危桥42座,较2007年底的118座减少了76座。今年内,对这42座危桥全部完成改造后,我省将消灭国省干线已经发现的危桥。
省公路局表示,今后公路管理部门将加强对桥梁的日常养护和定期检查,确保一旦新的危桥产生,能被及时发现并加以改造,确保群众出行安全。广大群众如果发现公路桥梁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也可及时告知当地政府或公路管理部门,以便尽早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关措施。
信息来源:安徽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