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河开发争进“十二五”规划 我省“经济蓝页”出炉,为皖北崛起“支招”

访问次数: 1639                        发布时间:2010-07-21

[字体: ]

淮河流经我省北部主要区域,境内全长430公里。昨天,安徽经济信息中心对外发布“经济蓝页”,为皖北经济加快崛起“支招”。建议我省充分发挥淮河“黄金水道”优势,构筑“沿淮现代产业带”,争取将淮河流域的开发开放列入国家“十二五”规划。

  据了解,淮河经过近几十年的治理,特别是总投资447亿元的治淮19项骨干工程的建设,目前完整有效的淮河防洪减灾工程体系已经形成。尤其是今年5月,我省淮河段重要的运输瓶颈突破,蚌埠复线船闸建成通航,阜阳船闸建设也在加快推进,这些都为开发开放淮河经济带提供了可能。

  据介绍,200911月,江苏淮安盐河航道整治工程正式开工,规划为三级标准双线航道,2012年将全线通航。该“经济蓝页”认为,届时,淮河船只经洪泽湖后,将直接进入盐河经连云港出海,出海航程大大缩短。如蚌埠港的货船经连云港出海仅有400公里,与从上海港出海相比,航程缩短近一半,比芜湖从上海港出海的距离还要短。这直接拉近了我省沿淮区域与沿海的时空距离,承接东部沿海产业转移的优势将进一步凸显。

  “经济蓝页”建议,我省可与淮河上游河南、下游江苏一道,积极争取将淮河流域的开发开放列入国家“十二五”规划。同时积极争取中央财政资金的支持,建立水运建设与发展专项资金。同时筹划淮河港口建设,推进现有港口的功能提升和完善,努力形成阜阳港、淮南港、凤阳港、蚌埠港为重点的功能互补的“港口群”,大力发展集装箱、液货、危险品等专业化船舶。

  另外,“经济蓝页”还建议,我省出台鼓励政策,以资产为纽带,整合和优化市场资源,组建跨区域、跨行业、跨所有制经济的骨干水运企业。吸引和鼓励国际国内大型航运、海洋企业来皖发展内陆水运。(陈银银 王成飞 李世兵)

 

信息来源:安徽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