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峰:关于推进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几点思考

访问次数: 2299                        发布时间:2010-07-23

[字体: ]

编制管理是国家对事业单位管理的重要手段,有学者认为:事业单位的第一特征就是事业编制。但在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进程中,却出现了一些耐人寻味的现象:一方面国家近年来下达的人事制度改革文件中基本不提事业编制,另一方面,事业单位越来越多地出现了所谓的不占编人员
  编制、人事制度和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究竟有着什么样的互动关系?本文拟结合十二五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规划从编制和人事制度角度就进一步推进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进行一点粗浅探讨。
  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当务之急:尽早关闭新进人员进入占编人员管理体制的通道
  当前事业编制根据工作人员的工资和活动经费由国家事业费负担的比例分为财政补贴和经费自理两种(原分为全额拨款、差额拨款和自收自支三种,后调整为两种),这种分类主要是按照事业单位收入状况和赢利能力划分的。从现阶段事业单位来看,不同类型事业编制本质上没有区别,即使国家不拨人员经费,也有比较稳定的收入来源保障,从根本上都是国家供养。
  占用事业编制,对个人来说意味着国家干部身份,可以享受国家规定的事业单位人员工资、福利、住房及养老等待遇,其中最主要的是行政级别和干部保障制度。这构成了占编人员和不占编人员的主要区别:占编人员严格对应行政级别,按级别享受工资、住房、医疗和养老等待遇,实行干部保障制度,是终身制;不占编人员按合同用人,按岗位取酬,按规定缴纳社会保险,实行社会保障,是合同制。用一句经济学术语,国家或单位对占编人员承担的是无限责任;对不占编人员承担的是有限责任
  占用事业编制,还代表着计划经济体制下事业单位长期以来实行的大一统干部管理制度,其特征是高度集中统一和严格的层级管理。这种体制的改革势在必行。中组部、原人事部《关于加快推进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意见》中明确提出:改革就是要破除干部身份终身制,引入竞争机制,在事业单位全面建立和推行聘用制度,把聘用制度作为事业单位一项基本的用人制度,这样的思路是符合经济和社会发展要求的。基于这样的思路,如果继续增加占编人员,实际上是对干部身份终身制的一种加固,偏离了改革的即定方向和思路。
  因此,改革的当务之急就是不再增加占编人员,尽早关闭新进人员进入原有干部管理体制的通道;对所有新进人员实行聘用制度,纳入社会保障体系。这种制度安排将会有利于推进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降低人事制度改革的阻力和成本。
  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现实选择:对占编人员和不占编人员在人事管理上求同存异
  面对目前事业单位占编人员和不占编人员两种身份、两种管理制度并存的实际情况,在人事管理上求同存异是改革的现实选择。

求同,即用岗位统一内部管理,在岗位聘任上一视同仁。原人事部下发的《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试行办法》中明确指出:事业单位要按需设岗,竞聘上岗,按岗聘用。岗位管理是聘用制度的基础,要对所有人员一视同仁,采取统一岗位聘任和考核办法,纳入统一岗位管理制度中。要做到这一点,必须把握的基本原则是岗位聘任与级别管理彻底分开,岗位按照岗位的要求聘任,级别按照干部选拔任用制度规定的资格条件和程序晋升,以尽可能消除占编人员的级别在岗位聘任中的潜在影响,从制度上避免事业单位占编人员职务能上不能下待遇能升不能降的情况,使占编人员和不占编人员在一个起点上竞争。
  存异,即在求同的基础上对聘用期限、级别及保障待遇等问题区别对待。占编人员和不占编人员的差别是短时间内无法消除的,主要体现在与级别有关的医疗、住房、养老和解聘辞聘等方面。因此在国家对这些方面没有出台新的改革措施的情况下,宜区别对待:对占编人员在签订合同期限方面实事求是,签订长期合同,对占编人员的行政级别和专业技术职务根据规定套入事业单位管理岗位和专业技术岗位级别,与国家规定的保障待遇相衔接;对不占编人员实行合同管理和社会保障制度。
  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根本举措:建立与聘用制度相适应的事业单位社会保障制度
  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关键环节在于取消行政级别和建立社会保障制度。
  从目前改革进程来看,随着岗位聘用制度的逐步推行,行政级别已趋于淡化,失去了其在人员晋升中的关键作用;但干部保障制度仍在实际运行着,成为推进改革的根本性障碍。
  干部保障制度的核心是干部养老制度,这一制度的特点是人员在职期间没有货币化的养老金积累,如中途离开事业单位,其退休后的养老待遇将大打折扣,这造成了人员能进不能出;另一方面,由于养老、住房、医疗等各项保障水平都与行政级别挂钩,导致在推行聘用制度中级别既无法淡化,更无法取消,造成了职务能上不能下。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聘用制度,根本措施是改革事业单位的干部保障制度,建立起与聘用制度相适应的事业单位社会保障制度。
  在国家整体推进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进程中,事业单位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实施是从干部管理制度向聘用制度转换和进一步贯彻落实十二五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规划的标志和分界线。以此为标志,在国家层面,占编人员的闸门正式关闭,干部管理制度全面退出事业单位,事业编制失去其决定人员身份和管理制度的特殊作用,聘用制度才得以在事业单位全体人员管理和人事管理的全过程中切实发挥作用。
  (作者单位:深圳海关风险管理处)

 

信息来源;中国人事报